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十章:互斥!

  董卓自己也知道有點離譜,訕訕道:“那也一定有問題,那張角住在宮中那麼久,據說妖后自薦枕蓆,她那種禍國殃民的豔后,怎麼可能沒有發生什麼事,說不準現在腹中就有張角的遺腹子!”

  反正這屎盆子是必須要給何太后扣上!

  李儒又展開信件看了一遍,然後沉思了一下,低聲道:“主公,我們不能再和洛陽城這麼對抗了,否則真的就要強行攻城。

  城中還有一部分太平軍守禦,還有新招收的民眾,就算是能攻下城池,恐怕損失也不會小。

  現在最好是和洛陽講和,他們都知道定然不是我西涼軍對手,這種情況下給他們一些好處,比如保證他們的地位和勢力,這樣很容易就能讓他們放棄反抗。

  這些公卿之所以反對您,恐怕就是因為擔心失去這些權力和地位,儒對他們實在是太瞭解了。”

  董卓沒想到一向最為激進的李儒竟然表態要講和,但是他卻有些猶豫道:“但是這麼多好處都要白白送給他們嗎?

  這些洛陽公卿實在是讓本公憤怒。”

  李儒陰惻惻的笑著,抬手用羽扇蓋住了大半個臉頰,眼神之中的陰狠透露出來,輕聲笑道:“這又不是對著洛河神水發誓,進了洛陽城之後,直接毀約不就可以了。

  沒有了城池之後說不準這些公卿還會舔著臉過來求您和他們合作呢。”

  董卓愣了一下,進城直接毀約?

  這若是中原諸侯那是一定要思考一下的,但是董卓出身邊郡,言而無信的事情做的太多了,只覺眼前一亮,當即就笑道:“文優啊,你真是太聰明瞭,就這麼辦,給洛陽城的信件就由你來寫。

  邀請洛陽城的諸公,共同建設大漢。

  不過估計他們不會直接同意,還是要讓他們看一看我西涼軍的實力,他們才會更快的下決心。

  諸將等眾軍到齊之後,準備攻城,傳令給司隸諸郡,抽調糧草物資,讓洛陽公卿們好好看一看我西涼兒郎的驍勇。

  讓他們知道自己能安穩坐在洛陽城中是為什麼?”

  李儒藏在羽扇之後的臉上帶著微微的冷酷笑意,等到進了洛陽城,他就讓那些公卿知道什麼叫做殘忍。

  張角沒有把那些人殺光是李儒沒想到的,一個反賊還真的把自己當作誅除獨夫的替天行道之人了。

  況且,天下公卿皆可殺!

  雖然心中這麼想,但是李儒的回信卻寫的很是彬彬有禮,彷彿換了一個人似的,雖然還是要掌握大權,但是沒有原先那麼霸道。

  對張角的稱呼也改成了道主,然後李儒讓人將這封信重新送進洛陽城中。

  不斷有軍隊慢慢聚集到洛陽城外,西涼大軍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下是真的把整個涼州的班底都搬了過去。

  董卓進入洛陽的決心到底有多強,從這裡就能看出,簡直是抱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思,這是李儒的計策。

  他就是要斷掉整個西涼所有的後路,一門心思的就要去爭天下,於是才走到了今日!

  東漢王朝貫穿始終的問題眾多,其中邊郡武人與中原士族的矛盾是不可忽視的一條主線,誠然士族同樣參與邊境戰爭,但最終的結果是為了回到洛陽,而邊郡武人終生侷限於邊郡。

  這實際上是東漢王朝政治力量抱團的一種體現,即權力經過血緣傳播、軍功授爵、經學察舉之後,徹底進入了“學派一血緣”結合抱團的時代,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經學清名一家族權勢”,這既不是血緣傳承,又不是知識傳播,是一種極其複雜的傳播方式。

  它維持了東漢王朝的存續以及皇權的穩定,但同樣帶來了皇權的萎縮以及東漢王朝基本盤的不可變,它是東漢王朝衰亡的因素之一,也是東漢王朝不滅絕的因素之一。——《漢王朝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