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十九章:去縣城

  韓立分解空間裡面有一截截的蠟燭,但是在其他方面還是氣死風的煤油燈好用。

  那氣死風的煤油燈就來一個,煤油爐也要一個,煤油先來上三斤以後不夠了在說。

  暖瓶要一個、菜刀來一把、鎖頭來五個、盤子和碗各來兩個。

  火柴來兩盒、香皂來一塊,什麼香皂沒有,那就換成肥皂外加洗衣粉。

  不要票的水果硬糖來兩斤,什麼?每人限購半斤,那就來半斤。

  餅乾耐放要兩斤,雞蛋糕不耐放要一斤,本來還想要點醬油、醋和其他調料呢呢。

  (70年的時候像餅乾、普通糕點已經取消了相關票證。)

  一想自己沒有帶瓶子,所以只能暫時作罷。

  不過這些常用東西紅旗公社那邊的供銷社裡面也有賣,自己到是不用專門跑縣城買。

  臨走的時候韓立看到櫃檯的一角上面寫著,收、售雞蛋多少錢一斤。

  當他提出想要買點雞蛋的時候,對面的售貨員笑了。

  “這位知青同志一看就是從大城市來的,俺們這裡雞蛋永遠只有收購價和售賣價。”

  “俺們這裡的雞蛋從來都是隻收購,從來沒有一枚雞蛋在這裡賣出去過。”

  韓立心裡面馬上就明白了,雞蛋這種營養品同樣是屬於有價無市的東西。

  供銷社收購以後,不是被上級部門提走,就是被他們內部消化了。

  這裡掛一個售賣的牌子,其實就是跟大家開玩笑呢。

  這時候老百姓家裡養的雞號稱雞屁股銀行,家裡的鹽、醋等日常開銷全靠雞蛋換取。

  特別是在夏季的時候,每隻雞幾乎每天都能產一枚雞蛋。

  天氣熱放久的雞蛋就壞了,一般的老百姓這時候只能選擇在供銷社出售。

  因為這裡相對比較安全,不用擔心被抓。

  特別是夏天的時候可以隨時來這裡賣掉,不用擔心雞蛋放壞不值錢。

  把自己能想到的東西買好以後,韓立剛想把鍋放到背後的時候,他就感覺不對勁了。

  這圓圓的大鐵鍋要是放在背後的話,怎麼感覺都像是揹著一個烏龜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