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四十五章:各自肚腸


  “秋收之後你們的工分先還上預支的糧食,剩餘多少工分就能分到多少糧食,這時候你們要是感覺糧食不夠未來一年吃的話,那時候才可以用錢在村裡買一點,但是一年只有一次這樣的機會,大隊不可能一直給你們開著這個口子。”

  在聽著梁大隊長講話的時候,孫勇有點明白剛才村長的意思了。

  他已經下鄉三年多了,深刻知道秋收時候吃不飽的下場。

  吃不飽飯就沒力氣,沒力氣就掙不到工分,掙不到工分明年一年都要摳摳搜搜的。

  這根本就是一個惡性循環,一般人很難跳出來。

  而且秋收的時候村裡面的人都是被當成牲口來用,村長、大隊長、小隊長恨不能拿著鞭子趕著大家幹活。

  想到這裡孫勇渾身輕微的顫抖了一下,跟他搭檔的江小麗也好不到哪去。

  學習先進同志的好榜樣,有一個奉獻的心,多做好人好事?

  那首先自己要能過下去,自己都過不下去說什麼都不白扯。

  反正犧牲自我成全他人孫勇是不會做的,兩名知青隊長對視了一眼,隨即讓自己的視線看向地面上的螞蟻。

  這些猜測他們不能說,要不然壞了村裡的事就糟糕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村官權利很大,檔案上的好壞全都是他們一句話。

  他們在心裡盤算著自己的糧食還剩多少,能不能堅持過這個秋收。

  自己能不能在村裡面預支點糧食,不行的話就要抓緊時間去縣城買點糧食了。

  最好在買點肥肉,重勞力的時候只有吃肉才能讓人更有力氣。

  眼前的這些新知青大部分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還在為自己得到的糧食高興。

  只有少數聽到糧食數量的時候眉頭擰在了一起,顯然這是知道日子怎麼過的人。

  孫勇他們帶著新知青去支部以後,知青院就來人叫他們過去了。

  韓立一隻手端著自己的飯盒,裡面裝著被二次加工後的玉米麵。

  另一隻手拿著從張嬸那邊換來的幾根黃瓜,出門碰上郝紅敏她們兩個。

  看到彼此拿的東西都差不多,相視一笑一起走進了知青院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