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六十七章:幹、溼兩種票據

  順便還能維護一下韓知青,這小夥子長得好看還心善,經常給她們家孩子糖吃。

  “話可不能亂說,你那隻眼睛看到韓知青偷懶了。”

  “就是,說韓知青偷懶你拿出證據來呀。”

  “我來說,韓知青過來喝水的時候從我身邊經過,屁大點功夫就被你說成偷懶,還逃避勞動?你這個小知青的心腸太壞了。”

  “就是,胡說八道也要有個限度,你這個小知青是跟誰一個組的。”

  “他呀,他跟梁五家一組的。”

  “怪不得呢,梁五家的那個不偷懶就算好的了,她能帶出來什麼好鳥。”

  “梁五家那口子呢?”

  “沒看到,她指不定又跑到什麼地方偷懶去了。”

  “韓知青雖然是城裡來的孩子,可是他的工分可一直都不低,說人家偷懶先看看自己的工分在說。”

  “對,三隊長咱們先看看兩個人上午乾的活不就清楚了嗎。”

  “要是平白無故冤枉人我們可不幹,咱們三小隊什麼時候出過這種玩意呀。”

  “就是,這不是吃裡扒外嗎?咱們小隊可不能要這種玩意。”

  張三一臉懵逼的看著大家,他現在一句話都插不進。

  心想韓立給你們喝了什麼迷魂湯,才能讓你們這群老孃們如此護著他。

  三隊長看著依舊坐在原地的韓立,還有身邊這群不停吵吵的人就頭疼。

  “韓知青,咱們現在要查看你們兩個上午乾的活,用實際情況說話,要是張三胡說八道我就跟大隊長說讓他去挑糞積肥,要是沒有胡說那我就扣你的工分。”

  張三一聽要檢查敢的活就傻眼了,今天上午做多少活他心裡面有數。

  而且韓立乾的少了扣工分就行,自己乾的少了竟然要去挑糞積肥。

  要知道現在在農村挑糞積肥是最髒最累的活,可不是去豬圈、牲口棚打掃一圈就行。

  而是要去知青院和村民家挑,但是村民家不會讓別人把自家的糞挑走。

  因為大隊上規定了每家每年要交幾筐糞的任務,每上交一筐糞都能獲得多少工分。

  村民家剩下的大糞他們會上到自留地裡面,大糞不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