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沿著河邊往上走


  大家一邊說著話,一邊跟著車隊向前一點點的蠕動著。

  韓立也也打量著眼前這個糧站,整個糧站被高高的磚泥圍牆環繞。

  (南方應該叫糧管所,北方叫糧站,城市裡面叫糧食供應站。)

  牆上寫著眾多的口號,如:積極交售愛國糧,一顆紅心永向d、戰天鬥地多打糧,交好糧,多交糧,圓滿完成交糧任務.等等。

  這時候韓立聽後身後隊伍裡的一位村民說話的聲音特別大,他正在用炫耀的語氣跟他們村的知青們說著這座糧站的情況。

  “我跟你們說座糧站是57年那會,國家為了方便老百姓糧稅就近入庫專門修建的,這外面高大的圍牆都不算什麼,裡面還有有好幾座高大的土圓倉,還有一排一排的磚瓦房。要說這個土圓倉那可是大有來歷,是我們黑省明水那邊發明的,它節約原材料、密閉性好、方便滅蟲、通風性能好、不易受潮的優點,發明出來以後很快就被全國各地採用了呢。自從公社有了糧站以後我們就不用往縣城送糧食了,這一來一回能省好多勁呢。”

  這時候上河村的車隊已經來到了糧站門口,周圍村民談論的話題又變成了這裡的工人。

  這個年代能在糧站上班的都是眾人羨慕的崗位,待遇好,社會地位高,給個小領導都不換。

  糧站工作人員一個個的都非常神氣,在講究吃糧憑糧票供應的年代,有的是人巴結就為多買一點細糧。

  交公糧的時候更是如此,無論是你這個大隊長有多厲害都要給人家說好話。

  特別在驗糧員這裡就是金口玉言,他說你的糧食能收就收,不能收就不收。

  看伱不順眼就讓你拉回去再曬個兩三天,那就是最倒黴的事了。

  不過上河村這裡還比較順利,趙村長跟他們糧站的主任關係不錯,兩個人在一邊說話,下面的人自然會看眼神辦事。

  可是當韓立看到那傳說中驗糧員的操作以後,差一點沒把他憋出內傷來,他現在跟人家驗糧員相聚不遠,笑又不能大聲笑,這讓他忍的有點辛苦,他那不停抖動的肩膀旁被雲瑩瑩看到後就問。

  “韓立,你這是怎麼了?”

  “你看。”

  韓立用手輕輕的指了一下驗糧員,只見他拿著三角形的鐵釺子刺進麻袋裡面,從裡面帶出來一些糧食,用手捏起來幾粒看了看,然後放到嘴裡咬了一下就把糧食吐到地上說出糧食等級和乾溼度。

  韓立都指給雲瑩瑩目標了,可是她依舊沒看出有什麼可笑的地方。

  “我什麼都沒看出來呀。”

  韓立小聲的說道:“你知道驗糧員他為什麼會時不時的捂一下腮幫子嗎?”

  “不知道。”

  “曬乾後的糧食有多硬你也知道,現在驗糧員一天起碼要上十個小時的班,在這些時間裡面他要不停的咬這些曬乾的糧食,這麼長的時候別說是人的牙齒了,就算松鼠來了估計我都扛不住,他現在時不時的會捂一下腮幫子,這就說明他的牙齒已經有點扛不住了,但是他又不能不咬,要不然收到了一些不合格的糧食事就大了,要是引起整個糧倉的糧食發熱發黴,他根本就付不起整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