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二百四十一章:採購與消息


  韓立跟這位叫傅偉紅說了兩句話就離開了,他接下來要大肆的採購一番縣城買不到的東西。

  要是想不起其他事情,韓立就打算回上河村享受老婆、大姨子、熱炕頭的生活。

  接下來韓立去逛了哈一百、秋林公司、給老婆、大姨子買了一些布料、鞋襪、雪花膏、蛤蜊油。小飾品等等。

  除此之外,手電筒的電池、燈珠、山楂罐頭、黃桃罐頭、李子罐頭、白砂糖,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韓立發現城賣的電燈泡竟然有三十度的,而縣城賣的電燈泡一般都是十五、二十度。

  這十度的差距足以讓房間裡面變亮一個層次,啥也不說多買一些就得了。

  當然二公斤多的圓形大列巴,還有紅腸在縣城根本買不到的東西也是韓立的首選物資。

  隨後韓立又來到了道里市場,也就是那位熱情大哥介紹的八雜市。

  1910年新八雜市建成,1911年正式營業,1933年改稱南市場,1945年後改稱道里市場。

  八雜市建築形式奇特,平面佈局成回字形,外圍由若干個店鋪房屋圍攏。

  每家店鋪有內外兩個門,外門臨街進入店鋪後,通過內門直接進入市場內。

  市場內有食品雜貨商店、水產商店、百貨商店、農雜商店、綜合合作商店這5大類型。

  經營肉食、水產、蔬菜、水果以及百貨、土特雜品等共11000餘種商品。

  64年的時候,市場內增加了大眾小吃、修理服務等業務,並增添冷藏和保暖設施。

  也就是說只要你走進去八雜市,市面上一般的東西你差不多都能在這裡找到。

  韓立進來以後首先去了水產區域,在這裡分成多次、多地的買了很多帶魚和海帶。

  主要是其他的海產品現在也不好找,河魚他有地方獲取就沒必要花這個錢了。

  不過韓立買這些每次的數量都不起眼,而且分成多次、多地點的進行購買進行購買。

  這樣做就是不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每次買完後都會轉身走到無人處收好。

  接下來韓立又走到了肉食區域,他來這裡的主要目的就是買牛肉,生的熟的都要。

  他到上河村這段時間還沒吃過牛肉呢,往後不外出的獲取牛肉的機會也不多。

  所以他要利用這次機會好好的採購一批,反正放在分解空間裡面也不會壞,偶爾拿出來一些改善生活還能促進夫妻之間的感情。

  還有就是牛肉能夠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正適合在上工下地的時候給她們進補。

  所以無論是牛肉、牛蹄、牛尾、牛舌、牛肚、牛心、牛肝、帶油牛腎、牛鞭、牛寶、白百葉、牛蹄筋、板筋、牛頭、牛腎、牛腸、牛肺、牛油、膝蓋骨、棒骨、脊骨、軟骨、月牙骨、隔肌-西冷筋、筋膜-腱子筋、氣管、心血管、脊髓、胸骨、筋頭他都稀罕。

  同樣是分成多次、多地點的進行購買,他這個行為讓道里市場今天的牛肉銷量特別好。

  這時候韓立深藏功與名、名事了拂衣去往了賣蔬菜、水果的區域,不過他在心裡面默默的感謝了一下龍哥這個好人。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