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三章:壓搶子

  韓立撐開精神力往窩棚裡面走去,這座大窩棚四個角是用碗口粗的木材作為主體,兩頭是用木頭搭建人字架,兩個人字架上搭著一根橫脊木樑,每隔一段距離就會鑲入一根椽子,椽子上橫著綁縛上樹條子編製成的片片房箔,房箔上塗上厚厚的黃泥巴,最外邊的一層是茅草。

  牆壁用的樹幹圍起來後塗上的泥巴,整個大窩棚只有南面有一個門和兩個窗戶。

  韓立雖然是第一次在山裡面見到這種大窩棚,但是他已經聽村民說起過無數次了。

  以前的“鬍子”們在山裡面不是住山洞就是住木刻楞,這種不抗冷的大窩棚一般都是採參客搭建的。

  他們一般都是夏天放山挖棒槌,一旦發現不錯的地方就會選擇搭建大窩棚常住,他們管這個叫“棒槌窩棚”或者“壓搶子”。

  採參客的把頭觀好山景,就要帶領參幫選地方“壓搶子”即搭建住所。

  搶子壓在哪、哪裡就是家,趕山人在“壓搶子”吃飯、睡覺、避雨、休息。

  大窩棚正前方空地上的積雪下面全都是枯草,一進門的的地方就是廚房,不過現場的情況很奇怪,地上是鳥糞、鳥毛、獸便、雜草。

  灶臺上面竟然還有鐵鍋、菜刀、大海碗之類的物品,雖然鐵鍋已經鏽的不能再用了,但是一口鐵鍋無論在以前、還是現在都意味著一筆不菲的價錢,能讓人隨便的遺棄在這裡很不正常。

  除非是這一群人全都遇到了意外,可是按照這個大窩棚的面積來算,這裡最少也能住二十多人,能讓二十多人全都回不來的情況會是什麼?

  韓立接著往裡面走去,這裡的隔斷是用一根根細小的樹枝做成的,裡間一張簡易的桌子上還放著一盞已經鏽散的馬燈,還有一個油盞。

  後牆上同樣有一張桌子,上面擺放著兩個酒罈一個木匣,中間的位置設置了一個小神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