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四百九十章:拜年


                 韓立被兩位長輩催促著離開了師父家,現在是上午他就先騎著自行車去了最遠的劉老那邊。

  路上無人之處,韓立自行車後座上面的蛇皮袋子裡面多了兩條十多斤的大魚。

  這魚還是在上河村的時候從孟再紅手裡換到的,現在剛好被韓立當成自己的戰利品拿來送禮。

  進門的檢查依舊不可避免,檢查完了以後韓立被護送到劉老這裡。

  劉老這裡跟往常一樣,每天遛狗、調教百靈鳥,要不就跟幾個住在這裡的人下棋,要不就是見一些前來拜年、敘舊、拉關係的人,不過大多數人都被擋到了門外。

  可是這馬上就要過年了,他的家人沒有見到絲毫的蹤影。

  韓立對此不方便打聽、也不想知道,跟劉老聊了一會,說了一下跟那位“劉姨”打交道的過程。

  中間韓立還側面提了一下那些外文教材的事,劉老對此只是哈哈一笑說年輕人就要多學點東西,把知識變成自己的指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隨後門衛那邊打電話說有人拜訪,韓立也藉機離開了這裡。

  不過在走的時候鞏江龍給韓立遞過來一個布兜,裡面裝了好幾瓶的櫻桃罐頭。

  這櫻桃罐頭好吃不好吃暫且不說,但是它可是稀缺貨呀,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目前很多商店裡面都很難看到它的身影。

  韓立從劉老這裡離開,接下來騎著自行車去了自己的初中、高中老師家裡,至於為什麼不去小學老師那裡,因為不是所有的老師都值得尊重。

  韓立去自己老師家拜早年,多少送點東西這個習慣很早就已經開始了。

  韓爸、韓媽都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他們對老師都有一份特殊的尊重,哪怕是剛開始的那幾年也會讓韓立在年前悄悄的去老師家。

  而且這個年代除了被評選為教授或者教授助理的人,其他的教育工作者過得都很艱難。

  不過現在的天色還早,去老師那邊有點不合適,所以韓立就開始在街上逛遊。

  這時候人最多的除了供銷社、百貨商店這些地方以外,就數郵電局的最多了,每一個郵電所門口都排了長長的隊伍,有的地方甚至能排出二里地去。

  這些排隊的人都是在給自己的親朋打電話,而且大多數都是打給那些下鄉插隊的知青,哪怕電話費再貴,打一次甚至可能要花費掉過年的肉錢,他們也想在新年來臨的時候聽一下那邊兒女的聲音。

  不過能接到電話的知青,他們的下鄉地點條件都不錯,因為這時候還有無數的村子連電燈都沒有,只能靠著煤油燈、蠟燭照亮,更別說電話這種高大上的東西了。

  韓立向來不喜歡往人多的地方扎堆,可是現在哪哪的人都很多,這時候四九城的人口是沒有後世多,但是大家能去的地方也少呀,今天連衚衕裡面也是到處奔跑玩耍的孩子。

  韓立最終跑到書店裡面看了一會書,等到時間差不多的時候才從裡面出來。

  先去了離這裡比較近的初中老師麥懷海家裡,在離著很遠的時候韓立就把自行車給收了起來。

  手裡面拎著一個蛇皮袋子,裡面裝的是小半袋子玉米麵和一刀二斤左右的肥肉,不是韓立拿不出來更多,而是再多的話就容易出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