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五百零四章:悲喜各不同、開始上工

  這些信其中有兩封信是來自冰城郵電局的傅偉紅,她在信中說了這段時間收集到郵票,還有一些新年和工作上的瑣事,這就是一封正常筆友交流的信件。

  韓立看完以後直接寫了一封回信,首先說明自己去年回四九城過年了,今天回來以後才收到對方的信件,同時說了一下自己撿漏獲得了一本集郵冊的事,當然上面有清大龍和好多民國時期的郵票的事他當然沒有忘記炫耀一下。

  接下來都是韓立兩個同學的信,她們都是在東北這塊插隊,不過跟韓立根本不在一個地區。

  這裡面有兩個今年回不了家,但是能夠從村裡面開出證明信的,她在信中的意思就是韓立過年要是不回去的話,大家可以約定一下時間出來聚一聚。

  這個提議到是不錯,可惜韓立收到的時間太晚了,這些韓立都逐一回信說明情況。

  韓立打開的最後一封信是他在陝北插隊的同學田曉霞,當初她寫信求助的時候,韓立不但給對方匯過去了二十塊錢,還寄過去了一大塊很肥、很肥的臘肉。

  可惜在今天回四九城的同學裡面沒有見到她,不過等韓立打開信以後就知道對方過年的時候為什麼沒回來了。

  這個事情要是用一個字來說那就是“窮”,要是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窮生奸計”。

  田曉霞在陝北插隊的村子叫做苦水村,這個村子自古以來就缺水,可以說是陝北地區乾旱區中的乾旱區。

  天時、地理都讓苦水村變的無比貧窮,在這裡的人們也沒有什麼時間觀念,人們的一切作息安排都根據天色,因為整個村子裡面別說手錶了,連一個普通的計時工具都沒有,可以說是真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她在這裡吃的最多的就是湯,白菜湯、土豆湯、蘿蔔湯,喝點帶油花的湯就算是改善生活了,為此在這裡時間長的老知青還專門編了一段順口溜。

  知識青年愛喝湯,早晨喝湯迎朝陽,中午喝湯暖洋洋,晚上喝湯照月亮,喝湯喝的肚兒漲。

  苦水村別說電燈了,就連煤油燈和蠟燭都很少有人捨得用。

  而且這裡住的都是窯洞,外面還亮著呢裡面已經黑的看不清楚東西了。

  為了省點煤油,大家晚上吃飯的時候會端著碗走出自家的窯洞,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扯著家長裡短,但是這裡的風沙太大,很多知青根本享受不了這個待遇,她們寧可在屋裡面摸黑吃飯,也不樂意在外面吃一嘴的塵土。

  這裡因為太窮、而且路非常的難走,她們中間很多人連附近的縣城都沒有去過。更不要說吃過什麼好東西了,所以苦水村大部分村民都堅持認為酸湯餃子和油潑辣子是天下最美味的食品。

  她們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知青給村民講解自己家鄉各種美食的時候,他們一概不承認。

  你要是多說幾遍的話,那苦水村的村民就會一致認為你沒見過世面,而且一定沒吃過酸湯餃子才會在這裡胡咧咧,怎麼說呢?苦水村的村民屬於那種又窮又犟的性格。

  但是造成田曉霞她們今年不能回城的原因依舊是窮鬧的,苦水村大隊長的兒子相中了縣城裡面的一個姑娘,他們倆在上學的時候是同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