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五百六十八章:這是什麼情況?


                 太歲露頭以後,韓立連忙把周圍的土全部清理乾淨,跳進坑裡用手輕輕的按壓了一下富有彈性的太歲身體。

  韓立仔細觀察之下發現這個太歲跟本草綱目上描述的稍有不同,他仔細的回憶了一下前世看到了那些亂七八糟的知識後確定。

  後世人們根據太歲的產地做出了分類,分別為土太歲、石太歲和水太歲,而韓立眼前的這個應該是土太歲。

  土太歲一般出現在20到150米深的土層裡,石太歲主要生長在高海拔的深山地中,1000到2000多米的岩石中,這兩種太歲都可以食用或者泡水飲用。

  只有水太歲生長在水裡,本身含有微量的毒素,在太歲中是最不受待見的。

  太歲:民間稱它為肉靈芝,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記載歷史,它是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神秘物體。

  在《山海經》出現過太歲的相關描述“視肉”、“聚肉”、“太歲”、“封”,乃是遠古帝王的養生佳餚,還有“食之將盡,尋復更生如故的記載。”

  傳說堯與舜就是因為食用了太歲,所以長命百歲,傳言太歲為“修仙神藥,是讓人長生不老的肉靈芝”。

  據說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千方百計派人尋找一種長生不老的“仙藥”正是太歲。

  而本草綱目上記載的肉靈芝是“石太歲”,敘述中講到“肉芝狀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

  從《本草綱目》中的敘述來看,太歲就像肉團一樣,攀附在石塊上,形狀多樣,顏色也有很大差別。紅色如海中珊瑚、白色如常見的脂肪團、黑色像澤漆、黃色如紫金、青色如翠羽,但是它們幾乎都是晶瑩剔透的樣子。

  李時珍甚至“肉靈芝”奉為《本草綱目》中的上品藥材,銘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

  帝王、權貴都在拼命尋找太歲,可是為什麼民間的老百姓卻把太歲奉為神物,甚至到達了不敢輕易觸碰的地步?而且民間還有著太歲頭上動土—不知死活這個諺語。

  韓立感覺他們這些帝王、世家、權貴應該是在愚民,這就跟漢武帝獨尊儒術,某些教派宣揚以德報怨、以修來生,辮子王朝的思想鉗制、大興文字獄是一樣的。

  因為在世間活動最多、最廣的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只有讓他們發現太歲以後,只能祭拜、不敢觸碰才能讓帝王、權貴更輕易的取得如此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