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從下鄉後開始的鹹魚生活 作品

第七百二十二章:張趕英的同伴


                 王從飛小聲的把他知道的情況講了一遍,事情是這樣的,那處被大雪壓塌的窩棚確實是他們倆搭建的,而且一開始在那裡過的還不錯,把套子、捕獸夾、陷阱佈下之後,大型動物沒有,但是野兔、野雞、狐狸這些小動物的收穫還行。

  雖然這些收穫不能讓他們倆放開了吃,但這也比他們在村裡貓冬時天天喝大碴子粥強多了,

  於是他們倆一合計就打算在這裡待著,等什麼時候等手裡的鹽之類的物資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回去。反正這裡的木頭多的是,多燒點也不冷。

  這樣做雖然攢不下什麼肉,可是這些小動物的皮毛拿回去也能換不少錢,這不比傻傻的跟村裡面貓冬強,期間萬一要是能獵到一頭大型動物那他們就賺了。

  牛德昌和王從飛的想法挺好,但是他們也不想想這裡的情況要是真那麼簡單的話,附近的村民早就一窩蜂的鑽到深山裡面貓冬了,哪裡還輪得到他們這兩個外人呀。

  拿定主意之後他們就開始加固窩棚,多劃拉點柴火回來,準備在這裡打一場持久戰。

  可惜他們還沒把窩棚加固到自己想象的那種程度時,收穫已經出現了直線下降的情況。

  一開始他們以為是套子和陷阱上的味道沒清理乾淨,根本沒想過任何地方的動物數量都是有限的,這裡也不是聚寶盆怎麼可能給他們無限的提供獵物。

  接下來的兩天裡,哪怕他們把套子和捕獸夾用熱水燙、用雪擦、用火烤,始終無法改變這個情況的時候,這倆人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這種情況下一般人要是物資不充分的話就會選擇回去,還想要繼續狩獵也要補充一下物資。

  物資充分不想來回跑浪費時間就只能換地方,反正留在原地絕對是死路一條。

  可是他們倆想到回去之後天天喝大碴子粥,躺在炕上熬日子就有些膩歪,另外他們倆進山一趟沒有什麼收穫不說,反而跑了一條狗,這要是說出去還不得讓人給笑死。

  於是牛德昌和王從飛在身上只有多半瓶白酒,大約半斤左右大粒粗鹽,半盒火柴的情況下,他們決定換地方繼續狩獵。

  接下來就是收拾行李,分頭把放置在外面的套子、捕獸夾全部收回來。

  牛德昌這時候才想起自己曾經在被偷走後變的腥臭無比的半截狼屍旁邊下了好多套子,現在已經過去好幾天了,今天要走無論抓沒抓到那隻偷狼屍的賊都要把套子收回來。

  牛德昌把行李收拾好之後就去了自己下套子的地方,結果還真讓他在那裡發現一隻超大號、顏色有些不同的狗獾。

  這要是王從飛在場估計能猜到這是狼獾,因為他跟張耀祖一樣,平時就喜歡湊到人群中打聽山裡各種野獸的情況。

  但是王從飛比張耀祖猖狂、自大、不聽勸,總有天不生我王從飛,知青萬古如長夜的感覺。

  所以王從飛他一直以為自己就是缺少一個向大家展示自身實力的機會,要不然也不會拿著一把老式獵槍就敢往深山裡面鑽。

  至於拉攏牛德昌一塊進山,估計他也是為了晚上睡覺的時候能有個交替警戒的人。

  但是牛德昌對於這方面的知識就不行了,他不上工的空閒時間都忙著巴結吳麗麗呢。

  不過狗獾他還是認識的,因為

  他曾經看到別人用柴火把狗獾從洞裡面燻出來抓住,從那次他知道了獾油、獾皮的價格。

  所以當牛德昌看到被困在原地的狼獾時,他感覺這個就是一隻個頭很大、毛色不同的狗獾而已,因為這個理由他來自見過的那些牲畜,例如:騾馬、牛羊的個頭有大有小、毛色也是各有不同。

  在看到這頭‘狗獾’一點都不在意狼屍身上的腥臭,啃食的非常歡快的時,牛德昌認定這就是偷走他們半截狼屍的那頭畜生。

  於是他拿著棍子打算先出一口當初自己被腥臭味燻吐的仇,然後再把這隻‘狗獾’打死剝皮、熬油。

  牛德昌只看到‘狗獾’被套子綁住一隻腳,但是他不知道“獾”字家族的沒有慫貨,它們上懟天、下懟地,它們要是生氣了就算老虎、熊瞎子都敢碰一碰。

  狼獾捱了幾棍子之後徹底怒了,它完全不顧自己一隻腳給鐵絲套著,玩命的衝著這個敢打自己的生物這邊嘶吼、拉扯。

  牛德昌一開始被‘狗獾’兇狠的反應嚇的往後退了兩步,但是等他回過神來後就變成了惱羞成怒,一隻被困住的畜生也敢嚇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