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 作品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新靖難之役 (上)

    畢竟這年頭沒有高速公路也沒有高鐵,物流運輸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哪怕是動用了所有能用的海船,將大量的糧食從關外和朝鮮運過來,依舊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至於南下的線路,依舊是沿著大運河一路南下。

    不是說不知道海運的優勢,只不過哪怕有王霄提供技術支持,新式海船的建造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了。

    別的不提,首先造海船的木材就需要長時間的晾曬才行。

    在沒有鋼鐵鉅艦的時代裡,海船的建造材料就是木材。

    還是那種至少幾人環抱的參天巨木。

    這種巨木在深山老林裡有很多,只不過以往華夏的權貴們都是拿去建造宮殿,建造陵寢,建造棺槨去了。

    現在的話,各地的罪犯們都被髮配去了山林之中,沒日沒夜的砍伐巨木為大規模的爆海船做準備。

    巨木作為建船材料,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然後長時間的晾曬,起碼得花費幾年的功夫。

    所以現在王霄這裡,並沒有太多的海船。

    不過好在大規模海運走不通,可大運河卻是沒問題的。

    整個北方的船隻幾乎都被集中到了大運河這裡,那叫一個船帆雲集,遮蔽了河面。

    十餘萬的民夫,以及海量的糧食都在船上,沿著大運河南下。

    而六萬正兵,則是沿著大運河兩岸夾著船隊南下。

    祭拜祖廟天地的時候,崇禎對著朱棣的畫像大喊“不孝子孫朱由檢,願效祖宗之策再造大明!”

    時隔二百餘年之後,大明再度開啟了一次從北向南的靖難之役。

    只不過這次,是從當初的王爺造反打皇帝,變成了皇帝造反打王爺。

    當然了,兩次的目的地都一樣,都是天下聞名的應天府。

    “百姓們能安居樂業,大明自然也就能安定下來。”

    船頭上的崇禎,穿著金甲擺著poss。目光巡視大運河兩岸,看到沿途村鎮升起的裊裊炊煙,心中很是感慨。

    他曾經看過大臣給他寫的奏章,上面描述北地‘千里無雞鳴’的悽慘景象,曾經給他帶去過深深的震撼。

    現在看到大運河兩岸已經逐漸恢復了生機,他也是感覺自己這些時日的忙碌並沒有白費。

    “這是肯定的。”

    一旁坐在搖椅上的王霄,眯著眼睛搖啊搖“華夏的百姓們是最能忍耐的,只要有一絲能過好日子的希望,他們就能好好的活下去。你可不能再一次辜負了這些百姓們的希望。”

    “不敢。”

    崇禎恭敬行禮“祖爺爺放心,朱由檢今後必當以天下百姓為重!”

    “無所謂了。”

    王霄擺擺手“無論是你還是你的後人,若是再逼的百姓們揭竿而起,到時候可沒有另外一個我來幫忙了。”

    靖難之役的南征大軍,一路順利的通過北直隸段,隨後進入山東地界。

    到了這裡,那就是另外一處荒涼末世的景象。

    上善若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