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李幼薇 作品

第1136章:乙肝疫苗成功了!

  早在1963年,澳大利亞最初發現了乙肝抗原,隨後各國出現了乙肝病例。

  接著,1970年完整的乙肝病毒顆粒首先在英國被發現,僅僅兩年後日本就率先研究出了乙肝病毒檢測和診斷技術,乙肝這種可怕的傳染病才逐漸的浮出水面。

  我國也是從這一時間,開始試研製乙肝疫苗。但由於我國醫療水平依然落後,不重視流行病學的調查,隨之而來的便是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乙肝大爆發。

  這短短二十多年間,我國乙肝病毒攜帶者約淨增加了8000萬人,其主要原因,皆來自於當初我國的醫療不規範。

  70年代到90年代我國普遍存在共用注射針頭的現象,經常會有一個村子,或者一個學校都只用一個針頭,甚至針頭從不消毒的情況。

  長久的不規範,根本無法統計因此而造成了多少乙肝病毒的感染。

  而偏偏這二十年又是我國最後一波嬰兒潮時期,人口新增了3個億,因此而誕生的乙肝新生兒至少有3000萬之多。

  誰都沒能想到乙肝這種病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席捲全國,而乙肝疫苗的研製卻遲遲無法突破,這也讓我們在應對乙肝肆虐的時候,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直到1989年美國默克公司以700萬美元的價格,將世界領先的重組乙肝疫苗生產技術轉讓給了我們,自此我國終於能夠大規模生產乙肝疫苗。

  而現在只是1978年,如果沒有醫藥研究所取得乙肝疫苗的突破的話,我們至少還要在乙肝面前苦苦掙扎十年之久。

  十年啊,足足一代人啊!

  激動過後,周揚當即讓宋史和楊春華等人通知所有科室負責人,到會議室開會。

  除了要仔細的瞭解一下新式乙肝疫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外,周揚還要和他們聊聊新藥的研究計劃!

  隨後,一行人便帶著激動地心情,趕往旁邊的會議室...

  ........

  ps:今天去老丈人家接媳婦和姑娘,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回來的有些晚了,所以更新晚了點。

  再就是關於葉家姐妹、文輝與周揚的輩分問題,簡單的說一下說明。

  前文解釋過,葉家是拼了7胎之後才在第八胎的時候才生下文輝這個小兒子,所以文輝與他大姐的年齡相差很大,與周揚相比年齡上就是差了一輩。

  再加上之前文輝並不是和他的父母在一起,所以和周家人相處的時候,文輝就是叫周揚叔叔。

  這種事情在我們村裡很常見,很多都是爺爺輩的年齡都沒有孫子輩的大,一些出了“五服”的本家就各論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