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方案成型!

  這只是危害之一,由於“撥改貸”,企業必須更加的注重效益,研發什麼的都得靠後。

  以至於大部分企業只顧引進外國設備,以儘快投產盈利,缺少科研資金對外國技術進行消化吸收。

  所以到八十年代,正是電子產業興起的關鍵時期,歐美日韓等國,甚至於我國的灣島都在加大對電子產業的科研投入時,我們國內卻在大規模壓縮科研經費投入。

  1984年以後,由於“撥改貸”造成的困境,使我國企業基本無力進行研發,科研經費佔gdp比值驟然降到0.6%以下,我國的電子工業徹底垮了。

  而包括半導體產業在內的整個電子工業,本身就是高投入高利潤的行業,整個行業技術更新迭代速度非常的快,落後也就幾年內的事情。

  在失去了自主研發的能力之後,我國相當一批大型國有企業不要說是發展了,生存都受到了影響。

  就比如說我國最大的半導體企業——滬城元件五廠,在1980年的時候,這個廠子的利潤就高達2070萬元,職工人均利潤1.5萬元。

  即使是1985年,上海元件五廠的產值仍然高達6713.1萬元,利潤達1261.4萬元。

  然而到了1990年,滬城元件五廠產值下降至1496萬元,利潤竟然僅有2.47萬元,全廠1439人,人均利潤僅有區區17.16元。

  熬了沒幾年,這家風光了三十年的半導體器件龍頭企業,就在改革開放的“春風”裡破產倒閉了。

  而像這樣不明不白稀裡糊塗倒下的企業實在是太多了,數都數不清。

  因此,在周揚看來,我國半導體產業想要重振,甚至於像後世的“新能源”、“高鐵”等產業實現彎道超車,最重要的還是阻止這個可怕的政策的推行。

  只是這可是國家政策啊,周揚真不覺得自己有這樣的影響力。

  好在這個問題的核心是錢,只要解決了錢的事兒,那麼這事兒就還有餘地。

  對於賺錢,周揚還是略懂的!

  在理清了所有事情的關鍵之後,周揚終於拿起了紙筆,而後伏案疾書了起來。

  幾個小時後,一份影響深遠的方案便成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