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佈局碳纖維項目!

  但由於工業基礎薄弱,缺資金,最重要的是...老師慘死,後來他也被丟在塞北地區整整7年,差點把命丟在哪裡。

  與此同時,國外的碳纖維技術卻在高速發展,1969年腳盆雞碳公司開發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獲得成功。

  1970年東麗(toraytextileinc.)公司依靠先進的聚丙烯腈原絲技術,並與賊鷹聯合碳化物公司交換碳化技術,開發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纖維。

  此後,腳盆雞的東邦、旭化成、三菱人造絲及住友公司等相繼投入聚丙烯腈基碳纖維的生產行列。

  1970年腳盆雞吳羽化學工業公司採用大谷杉郎的專利,首先建成年產120t普通型瀝青基碳纖維的生產廠。

  1976年賊鷹聯合碳化物公司生產高性能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成功,年產量為113t...

  相比而言,我們幾乎還在原地踏步,依舊還是一片空白。

  這個時候追趕,實在是太難了!

  “爸,困難肯定是有的,但有些事情即使是知道難我們也得幹啊,就像我們的那些前輩一樣,明知道敵人強大,但依舊敢於抽刀亮劍,和對方拼一個你死我活!”

  周揚知道父親擔心什麼,但是相比於父親的擔心,他更在意碳纖維技術無法突破帶來的嚴重影響。

  在未來,高強度、低密度的碳纖維將會是新型戰機的機身材料,包括賊鷹大名鼎鼎的f22、f35,毛熊的蘇57,以及我們的j20,機身無一不是碳纖維材料。

  可以說,如果沒有碳纖維,別說五代機了,四代機都難以突破!

  而歐美國家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在碳纖維這一塊對我們的技術封鎖達到了苛刻的程度。

  時至今日,軍用高強度碳纖維原絲和其生產技術,依舊是西方國家對我國嚴格禁運的最重要技術,和這個等級的禁運相提並論的,是核武器技術!

  而我們為了得到這些新型材料,也是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甚至於有愛國商人因“非法”採購航天級碳纖維,被判刑近5年。

  所以,不管前路如何艱難,以碳纖維為代表的材料領域都需要大力發展,就和半導體產業一樣。

  更為重要的是,碳纖維材料生產的幾種關鍵技術,周揚都是知道的。

  如果讓他在實驗室弄的話,他最起碼可以研製出t700sc以下的碳纖維材料,但是如何將實驗室產品轉化為可量產的產品,這還需要科研團隊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