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劍客 作品

第 520 章 坐在火山口的金融業

  山姆·弗裡德不愧是當初在華爾街搞量化交易的起家,又用過虛擬貨幣的etf基金的方式,搞出了金融衍生品的衍生品。然後再把這些金融衍生品的衍生品抵押給銀行,套取貸款。銀行再把這些被抵押etf基金包裝成債券打包出售,又搞出了另一種全新形式的金融衍生品。

  明眼的人一下子就能看明白,這些金融衍生品每次轉化的過程,其實不單單是風險擴大的問題,而且還是整個社會的槓桿不斷加高的過程。

  事實上,老美很多的專家和學者並非沒有看到槓桿過高會帶來很大的風險,但是對於一般的金融家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以小博大”,最好槓桿能放大到1億倍,這樣他們就可以用1美元來操縱1億美元來給自己賺錢。

  如果賺了,金融家們可以獲得1億美元帶來的收益,如果賠了,他們實際上也只是虧損了1美元而已,根本可以無視損失。

  至於槓桿發到後帶來的風險,那都有銀行來接盤,有購買金融衍生品的投資者來買單,所謂的風險跟他們這些金融衍生品的創造者又有什麼關係?

  正是在這種心態的促使下,老美才剛剛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喘息過來,到現在新的金融衍生品又已經遍地開花了。

  不過李大老闆很清楚,金融衍生品包裝的再怎麼花裡胡哨,也無法改變它虛弱的根基。比如山姆·弗裡德搞出的各種虛擬貨幣etf基金,說白了還是依託他手中的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幣值的上漲。

  如果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幣值無法持續上漲,甚至出現下跌,那他經營的看起來輝煌無比的高樓大廈就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的空中樓閣一般,一個風浪過來,就會煙消雲散。

  李月祺認為,山姆·弗裡德的那套操作手法,華爾街那幫把金融衍生品的都玩出花來的大佬們就真的不清楚。還是那句話,對於老美這種金融立國的國家,只要吹得足夠大,就總會有人願意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