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遠劍客 作品

第 1176 章 你會遭報應的!


                 眾所周知,港幣是美元的附屬貨幣,港幣的發行與美元息息相關。根據港城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滙豐銀行、華國銀行、渣打銀行三家擁有港幣的發行權,而且必須是有多少美元,才能發行多少港幣,而且港幣兌換美元的匯率基本恆定。

  幣值恆定,匯率恆定,擔保物恆定,因此上說,港幣就是在港城流通的美元,這一點應該沒人會反對。那既然如此,港幣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呢?

  這就不得不說到一個叫沈弼的人,這個看起來名字很像華人的人,其實是一個典型的老倫敦米字旗,純種的英國白人。

  這個人多牛呢?這麼說吧,沈弼是李超人和包船王的大貴人,沒有沈弼,就沒有後來的華商資本在港城的崛起。沈弼之前,港城四大洋行全是英國資本,沈弼之後,四大洋行有三家的老闆是華人。

  當然了,沈弼這麼做也沒安啥好心,包船王是英國國籍,他的繼承人是奧地利籍,李超人是加拿大國籍。沈弼幫的其實是向他效忠的自己人,至於當時有華國背景的華資,反而是沈弼打壓的對象。

  沈弼在1977年出任滙豐銀行董事會主席,港城著名的大班之一。在他的任期內,對滙豐銀行和港城的基本金融框架做出了很多改革。其中最典型的一條,就是將港幣的發行徹底制度化。

  在沈弼改革之前的港幣,發行異常混亂,20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港幣的匯率不停波動,匯率最高時曾經達到的1美元兌換4港幣,而最低時曾經達到過1美元兌換25港幣。

  沈弼認為,港幣匯率的過度波動,不利於港城金融核心地位的確立,因此在1983年10月15日,由港城金融管理委員會宣佈,將港幣匯率與美元直接掛鉤,並保持匯率穩定在1美元兌換7.8港元波動。

  並且正是沈弼聯合港城金融管理委員會,規定了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之間港幣發鈔比例為8:2。後來港城迴歸後,經過談判,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各讓出10%的發鈔權給華國銀行。這就是如今這個比例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