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擔水 作品

第165章 擔驚受怕

    所以說,不要向窮人借錢,更別跟富人談感情,別去找那不自在。就跟現在亂的時候,你就該好好的在家裡待著,看看這本書解悶,別出去滿世界的給人添堵。要去看病也老老實實的,別一天到晚的好奇心爆棚,抓著大夫不放,問東問西的,非要弄個明白,人家大夫真的是很忙!

    你去找醫生看病,是在意的他的態度呢?還是在意他的醫術?你要是在意他的態度,那就建議你去找個老中醫,你要是在意他的醫術,那就別指望他會察言觀色顧及你的喜好,坐在那裡耐心的跟你嘮家常,教你怎麼看病。

    為什麼許多人都喜歡去看中醫,就是因為他們態度好,能跟你聊聊奇經八脈,各種藥理醫理病理,講的頭頭是道,臨了還會送你一大堆振奮人心的話,告訴你心態和藥同樣的重要,只要心態好,不需要吃藥,一樣可以戰勝病魔!

    看個病就跟上學一樣讓你覺得過癮,從一點也聽不懂到什麼都懂了,最後久病成醫,自己都能去考個行醫執照練攤去了。

    西醫就不同了,除了那些驗血驗尿的檢查單,還能讓你略懂一二以外,其他治病救人的知識非專業學習多年那是肯定看不懂的,他不是老師,大夫的職責就只是看病,你難道非得要他拿好話哄你,或是讓他拿著手術刀先來陪你哭上一會兒嗎?

    每個病人都要大夫熱情洋溢的演講一番,再陪你哭上一場,他這身體能受得了嗎?就算他受得了也樂意陪你哭,你同意嗎?耽誤了治療是誰的責任?

    要不說責任越大的人就越難做,幹好事還要態度好,要照顧好大家的情緒。否則大家就都會罵你為富不仁、毫無作為!你要是窮、人微言輕,仁不仁、作不作為的那都沒人關心,因為其他的品質和窮相比那都不重要了。一個小老百姓,在家躺著別添亂,別出去瞎折騰,那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閆婷婷和張海燕的經歷就不同了,她從小就嬌生慣養、衣食無憂,她沒經歷過什麼糟心的事情,像菩薩那樣無畏無懼,要不說強大的標誌就是不懼的自信呢,她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見了佛祖一點都不害怕,竟然還覺得物以類聚,有些天然的親近感,就像佛祖是她的舊識,家中的一個長輩那樣的親近……

    其實富人給人感覺多有不敬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壓根就把你當窮人看,不知道你有一顆那麼脆弱的玻璃心,沒在意過你的感受而已。因為在他看來,你應該和他一樣的強大,他對你坦誠直言,嬉戲玩笑,甚至冷嘲熱諷、惡語相向,那都是瞧的起你!

    因為他至少是把你當作了對手,覺得你應該和他一樣的堅強,同樣能經得起他所承受過的這一切。你能和這樣的強者平起平坐,平輩論道,這不應該是你的榮幸才對嗎?難道你非要讓他把你當做小孩子,呵護備至,關愛有加,時時刻刻都要在關心著你,可憐著你,你才滿意?!

    對旁人的閒言碎語一笑了之,那不才該是大人應有的自信嗎?!有多少人天天上趕著去找人罵,不就是要讓別人覺得他自己也很強大嗎?

    就像是這本書,內容寫的這麼爛,我倒是想找別人來罵呢?可誰會有那閒工夫搭理我呢?不要錢求著你看都不看,還想要找人罵,真是想多了吧你?!

    在這個非常時刻,大家都很焦慮,需要的更應該是冷靜與務實。災難永遠成不了好事,更不應該被消費,因為災難爆發沒有幸存者,誰也不能置身其外,看戲與吸血同樣可憎。堅強,挺住,別怕,別抱怨,別添亂。口號和怒罵同樣不能解決問題,所以善待他人,少發洩怨氣,惡語相向。管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去幫助別人,努力堅持下去,這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