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 作品

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侏羅紀公園4

    “等到書籍大賣之後,我們在啟動電影拍攝。這部影片一定要交給我負責,絕對不會讓您失望。”

    斯皮爾伯格城府並不是很深,甚至有些時候,就是老小孩性格。因此看到喜歡的劇本,可以說毫不掩飾。

    前世1989年斯比爾伯格和邁克爾-克萊頓兩人一起討論把後者另一部小說《急診室的故事》改編成劇;期間斯皮爾伯格和他閒聊,問起他正在寫什麼故事。

    邁克爾-克萊頓就把還未出版的《侏羅紀公園》給斯皮爾伯格透露了一下。

    這個故事讓斯皮爾伯格眼前一亮,因為他自己本身也是恐龍迷,而且斯皮爾伯格認為把恐龍搬上大銀幕潛力無限,如果能讓觀眾在電影院看到逼真的恐龍,而不再是博物館的化石骨架,絕對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創舉。

    當然,察覺出這個ip潛力的不止斯皮爾伯格一人,在《侏羅紀公園》小說出版前,就有4家電影公司參與了改編權的競標。

    包括華納兄弟聯合導演蒂姆-波頓,哥倫比亞影業聯合《超人》的導演理查德-唐納,以及二十世紀福克斯聯合電影人喬-丹特,還有環球影業聯合斯皮爾伯格。

    結果還是環球和斯皮爾伯格勝出。

    有一種說法是,之所以環球能拿下《侏羅紀公園》的版權,優勢在於它擁有自己的主題樂園“環球影城”,這個ip在環球手裡不僅能改編成電影,還可以開發成遊樂項目,使ip價值最大化、持續化。

    當然這裡邊斯皮爾伯格也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畢竟一個作家;想要把自己的作品搬上大熒幕,當然要找一個最適合的導演。

    這裡邊不是說腕有多大,更主要是對作品的理解,以及能否儘可能貼近原作設定。斯皮爾伯格雖然名氣不小,但競爭對手的名氣,也並不差。能夠選擇他,必然是說道了作者心坎裡。

    於此同時,看到小說之後,喬治-盧卡斯倒是有另一種想法。拍攝這部電影,必然需要大量特效鏡頭;那麼作為工業光魔的老闆,可是能夠承接不少生意。

    而且以他的專業眼光,電影大賣已是必然;故事本身是一方面,最重要包子軒編劇,估計所有人都會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