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751章 夏竦的“業務”

    有錢人其實挺在乎錢的,可當一個人的能力超出他賺取金錢的範圍後,錢也就不再那麼的寶貴。

    就如同現在的葉安與秦慕慕,他們一開始還真的非常在乎錢財,因為關係到普惠商號的流動資金,關乎普惠商號上上下下一千多張嘴吃飯的問題。

    可現在,當資金流得到保障,當普惠百貨在東京城中大獲成功,他們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在乎錢財多寡,收益幾何.

    因為這種成功的商業模式一經出現便能徹底解決銷售終端的問題,而剩下的就是想著如何發展生產力,擴大普惠莊的生產力。

    面對銷售,生產力的不足才是葉安與秦慕慕最擔心的問題,好在之前有了半年的時間做準備,他們的倉儲一直處於飽和狀態。

    只要有足夠的倉儲,再加上不斷的生產,普惠百貨就不會出現無貨可賣的情況,自然也就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

    這在葉安看來是早就考慮好的問題,但對於這個時代的宋人來說,卻是一個他們從未想過的問題。

    阜豐商號以及其他商號根本就不明白什麼是大規模生產,什麼是隻要有原料就會源源不斷的出貨,更不明白原料與生產相結合。

    普惠百貨中絕大部分的貨物幾乎都擁有一條完整的生產鏈,從原料到加工,再到銷售幾乎是一體化進行的。

    因為普惠商號原本就是多種經營的存在,自己種植糧食,自己釀酒,自己伐木,自己製作傢俱,很難被別人的舉動所把控。

    所以在這個時候,只要東京城外的普惠莊每日生產,庫存不斷的被緩慢釋放,最終的結果就是在東京城百姓熱情消退,開始理性購物的時候,普惠百貨的生產與銷售進入平衡和正常。

    葉安與秦慕慕並不擔心普惠百貨出現問題,只是在想辦法把錢用合理的方式消費掉或是換成其他等價物。

    銅錢太多了,不方便大宗交易,只能換成東京城中已經開始出現的交子或是金銀等貴重金屬。

    對於交子,無論是葉安還是秦慕慕都不看好,因為現在的交子還只是蜀中商人在用,流通性不強,每次使用必須到蜀中商人開設的商會或是商號中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