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918章 背刺

    葉安微微點頭:“京觀看似殘暴,卻也是一種仁慈的警告,只有在見識到國朝的強大之後,蠻夷才會放棄抵抗,以減少更多的損失,此舉無論是對敵人還是對自己都是有利之舉。”

    趙禎略帶深意的開口:“呂相公上疏,敕封角廝羅有百利而無一害,國朝不費一兵一卒便能收復青塘吐蕃,還節省了大量國帑,只需一些賞賜和散官,角廝羅便能感恩戴德。給事中李士衡為接待使,屢次上疏聖人與朕,當重賞角廝羅,以使青塘歸心,此舉可為朝廷節省西北軍費所用萬巨之多!”

    這是在便向的告訴自己,是誰在支持敕封角廝羅,但葉安驚訝的是趙禎居然對這些細節一清二楚,隨即明白,自己的這個學生已經開始掌握了帝王之道,對皇城司的運用已經相當嫻熟……

    文官中以呂夷簡為主,以給事中李士衡為輔幫助角廝羅說項。

    完全推翻了自己向劉娥以及趙禎建議的吞併青塘策略,而是希望用大量的上次和敕封讓角廝羅歸心,讓他率領吐蕃人歸附大宋,成為大宋在西北的軍隊。

    而角廝羅投桃報李,居然上疏,說要把青塘改名成西寧州,永保大宋西北安寧。

    此時的葉安這才知道,原來角廝羅在東京城不光是表忠心,裝可憐,更是得到了文官支持,至於用的何種手段,賄賂從來都是最有效的手段。

    想要賄賂文臣其實並不難,雖說大宋的文臣一向清高,但只要找對了點,依舊能夠讓他們幫忙。

    葉安太瞭解大宋文臣的弱點了,只需要找準位置,無論是陰謀陽謀,亦或是用最簡單的“君子欺之以方”都能讓角廝羅達到自己的目的。

    只不過他沒想到大宋的文臣居然會怎麼快的配合角廝羅。

    離開天章閣之前,葉安看向趙禎意味深長道:“官家知曉戰場上什麼是最危險的嗎?不是來自敵人的刀劍,而是來自隊友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