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964章 輿論的力量

    至於刊登朝堂上的最新政策,幫助百姓“分析”政策是否有利與他們,解讀政策的意義和實施後對百姓生活的改變,這些都有著最為實際的意義,也讓百姓趨之若鶩。

    不光是民間百姓,就連趙禎這位大宋官家都會在每日早晨看看東京晨報,從這些報紙中獲得百姓對他這位大宋官家的登基即位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

    看著報紙上從頭到尾對他的讚歎和感佩,趙禎心中便莫名的踏實許多。

    這就是一種社交認同感,趙禎無法從親近之人的身上獲得這種認同感,朝臣們的讚揚和誇獎對他來說又是習以為常。

    只有報紙上出現的東西他才覺得是真實的,久而久之便會產生一種信任,一種對媒體的信任。

    好在葉安從未想過利用報紙來充當口舌干涉一些不該碰的禁忌,也不止一次的要求自己手中的各家報紙務必做到實事求是。

    唯獨這一次針對趙元儼的行動中他利用報紙小小的操縱了一下輿論,將趙元儼的形象從一開始便定義為覬覦自家侄兒權利和財產的叔叔。

    如此一來百姓們瞬間便有了共鳴,畢竟尋常百姓家也常有親戚本家之間因為利益鬧得不可開交的。

    趙元儼的形象瞬間便卑鄙起來,而就在這時候,幾家報紙同時“澄清”了關於謠言的事實,並且聲稱趙元儼是被幾個喝大酒的醉漢傳成了“天下兵馬大元帥”而事實上他只是毫無實權的宗室罷了。

    但在這些澄清的文章末尾,都毫無例外的加上了一段“筆者說”。

    筆者說的內容倒是大相徑庭,都在討論大宋的祖宗之法對宗室的限制,看似是在同情宗室,但實際上卻也等同於誘導百姓,讓百姓們不自覺的“想通”一件事,天家對宗室的權利限制過多,使得宗室中有才幹者被壓抑,堂堂宗室還不如寒門子弟的讀書人嘞!

    有了這樣的想法,讀過報紙的人便會自以為然的認為,宗室可能就是憋屈的太久了,才會有不滿天家的想法,否則那些流言蜚語也無風不起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