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八十五章葉安的手段

    范仲淹滿意的點頭道:“如此甚好,只是你要操勞了些,雖朝廷文書未至,該準備之事宜也許儘早準備,以備萬全!”

    按理來說葉安與范仲淹現在平級,但葉安在老範面前依舊以後學晚輩自居,在心中這位就是他所熟知那位“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存在,故而對他的尊重葉安都是發自內心。

    本來江淮廂軍改革就是頭等大事,葉安自然不會怠慢,在范仲淹走後,他便召集經略使衙門中的官吏開始彙總江淮各州府廂軍的信息。

    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葉安這位經略使可比地方州府的廂軍都指揮使不知大了多少級,原本各廂軍賬冊,名冊皆是他們的命根子,一般上官索要都不一定能給,能推脫便推脫了,但在葉安這裡卻是通通不好使。

    葉安雖是文資,可在軍中的名聲可謂是如日中天,再加之已經應承下給這些廂軍謀職去往東京城,自然是盡數交出賬冊,名冊。

    只不過賬冊與名冊肯定是對不上的,問就是之前的軍中司馬沒有認真記錄,至於人早已是調往別處,想要找到幾無可能。

    這些指揮使也想趁著葉安這波檢查將之前的舊賬抹的一乾二淨,如此也不擔心之後的人前來接管時發生齟齬,至於其中的短缺……到那時自己都走了,哪管之後的後水滔天嘞!

    這些人的心中想法葉安自然是一清二楚,但既然答應人家既往不咎,那就只能捏著鼻子認下,唯有如此才能讓這些指揮使也歡欣鼓舞的接納廂軍改革,否則以他們屁股的乾淨程度,一定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上下的壓力都小了,才能真正的將改革推行下去,這一點葉安不止一次的提醒過范仲淹,要想改革,那就必須平衡好各方利益,否則單單是朝堂上通過的改革根本無法進行下去。

    此時的老範已經將葉安的改革當作是自己觀察的樣本,沒事便往經略使司衙門跑,看著葉安與一眾官吏沒日沒夜的整日各種賬冊,名冊,文卷,便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

    同樣的,吳遵路也派遣通州州衙的刀筆吏前來幫忙,若是不派人來,葉安便要去他的州衙搶人了,別看這些刀筆小吏沒有任何品秩,也算不得官身,但這些人長期與地方上的文卷接觸,裡面的門道可比自

    己清楚的多。

    有了這些人,很快便能將江淮各州府廂軍上繳的文卷統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