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九十章身在江淮,牽扯朝堂

    中書由李迪權且中書門下平章事一職,他便果斷的在改革江淮廂軍的中旨上用印,給予了葉安改革江淮廂軍之權,為此收到消息的呂夷簡非常不滿。

    看著手中從東京城傳來的文書,呂夷簡氣得發抖指著東京城的方向破口大罵:“李迪小兒欺人太甚!”

    呂公著不明所以,在他看來這本就是應有之事,為何父親會發如此大的火?

    “父親何故動怒?”

    兒子的疑問讓呂夷簡無奈苦笑:“張士遜為何被罷相?還不是他身為相公毫無建樹,葉安改革江淮廂軍若是成功,那便是一件大功勞,要知曉朝堂之上支持他的人並不多,若是待為父回朝後再向葉安發出旨意,那便是為父在為他出力,只要葉安改革成功,那便是出自為父之手的政績!現在卻被他李迪搶先一步,實不為人子!”

    呂公著驚訝的張大嘴,在他看來葉安改革江淮廂軍的文書早就應該發出,沒想到父親支持葉安的根本目的卻是為了自己的政績……

    同樣不滿的不光有呂夷簡,還有身為樞密使的王曾,他沒想到李迪居然不尋自己這個新晉樞密使商量便與薛奎二人將旨意從中書發出!

    呂夷簡說對了,朝堂之上真正支持葉安的人並不多,除了薛奎與李迪還有三司使蔡齊之外,便沒有幾個重臣支持葉安了,但在呂夷簡與王曾這種老謀深算的人看來,這也是一件撈取功勞的好機會。

    不過朝堂上的這些事對葉安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影響,此時的他正忙著訓練江淮各州府的廂軍,他們源源不斷的從駐地過來,有些數百人,有些只有百十人,但加在一起卻有千人之多。

    這千餘人集中在了通州城中不光給了吳遵路以壓力,同樣也讓戴德勝膽戰心驚,畢竟他還沒有造反的打算,這時候通州的力量每強大一分,便讓他的壓力多上一層。

    范仲淹贊同葉安的計劃,既然知道白蓮社的老巢就在通州,那自然要加強通州的軍備,廂禁軍的訓練也必須要跟上。

    只不過這下卻苦了吳遵路,通州城內根本就沒

    有地方能夠安置這數千人,雖說廂禁軍的數量只有一千餘人,可這些人都是拖家帶口而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