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五章出宮又上朝

    這其中的利益糾葛有多少並且與外朝的聯繫有多麼的緊密?

    只有真正瞭解才會知道,大宋的內外朝之間並非看上去那般的獨立分工明確,雙方交織錯雜,互通有無,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辦事效率,但也能造成混亂。

    藍繼宗的步攆在慶寧宮外轉角處消失,葉安叉手行禮後便從這裡的小角門離開皇城,宮牆上的禁軍瞧見了葉安的身影后一聲不吭的打開角門,這個過程中一句話也沒有,顯然已經有人打過招呼了。

    就算他們不是皇城司的兵卒,也會將今夜所見當作一場夢……

    要說皇城之中誰最聽話那必然是這些禁軍,他們身負守衛宮城之責,早已被老趙家訓的無比忠誠,別說是宦官,便是連文臣也不敢招惹。

    當然,對於葉安這種官家寵幸之臣他們更是小心伺候,該說什麼,該如何做早有章程不敢逾越,天底下最複雜的事除了這宮牆之內還別的嗎?

    冬天夜長,但對於朝臣們來說時辰不能變,尤其是年關將至更要注重這些免得給人留下話柄,御史臺的人可整日盯著呢!

    葉安剛回家沒多久便又換上朝服重新坐上牛車前往宣德門了,一路上能瞧見許多官員車駕上的燈籠白底黑子的寫著官職、差遣等等,匯聚在起來如同一條閃亮長龍。

    葉安的牛車上也掛著倆個燈籠,一個是天章閣侍制,另一個則是通議大夫,這倆個燈籠前者代表了葉安身上的差遣,後者表示葉安的寄祿官,當然還有一個勳官的雲中郡侯。

    至於昨夜加身的“管勾”皇城司則是並沒懸掛出燈籠,這種近臣兼任內朝差遣可以不用懸掛出來,二來葉安也不希望太過招搖,人家一般都掛兩三個燈籠,相公,重臣才掛四個,而自己年紀輕輕就掛上那麼多的頭銜,實在太過“顯擺”。

    掛著樞密使燈籠的馬車靠了過來,葉安不好視而不見,鐵牛已經自覺的將車控制好。

    “禁中之

    事你也知曉,雖說你算不得清流,但最少不是朝中納賂市恩,諂言媚上的奸佞小人,如何抉擇?”

    王曾的聲音中透露著一股濃濃的疲憊,自從他那日知曉趙禎要廢后就沒睡過一個好覺,回家之後越想越不對勁,雖多有懷疑但他同葉安一樣沒有任何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