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七章朋友

    大宋的清流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可以相信的。

    畢竟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有著一顆儒家的衛道之心,沒有那麼多世故與苟且,有的只是為國為民做事的執著。雖然這種執著在葉安眼中太過想當然。

    已經被儒學深度洗腦的他們在不斷的成長與實踐中會逐漸看清朝堂之上的正真模樣,到那個時候這些清流也會逐漸改變。

    有些人變成了他們曾經討厭的模樣,有些人則會堅持下去,還有些人則會走上另一條道路。

    東京城中現在到處都是普惠商號的出租牛車、馬車,這已形成一種產業,車內的裝修算不上多好,但一定是最簡潔美觀的,並且還有恰當的收納給了百姓以全新的體驗。

    牛車、馬車多了,價格自然也公道,尋常家庭出行都能接受的價格才是最好的價格,出租車是一種大眾出行交通工具,價錢高了根本沒人會坐。

    街面上的車馬多了,道路自然就窄了許多,為此開封府的官員第一次將東京城中的主路進行區分,擺上紅木叉子區別車馬與行人,並且在每個路口派遣衙役指揮交通。

    葉安與秦慕慕兩人都沒想到這種類似於後世的交通規則居然出現在了大宋,並且這種規則是宋人自主發現而非他們橫加干涉的結果。

    由此可見只要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那些該出現的東西總是會出現。

    大青牛拉著葉安穿過車水馬龍的街市甚至不需要王幫刻意驅使,穿過乾明寺到了潘樓街四周的景色就變了,往來的行人有富貴的,有尋常的,甚至還有平民百姓。

    潘樓街最大的特色不是享譽東京的潘家酒樓,而是這裡的乞討市,這是一個類似於二手市場的地方,同時還兼具放貸借款功能,可謂是東京城中的經濟中心。

    就算是有官方的錢莊在,可還是有百姓需要借貸一些數額較小的錢財,乞討市這種利息低,放款快的地方便成為不二之選。

    許多人在這裡抵押物件借貸,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二手商品售賣,只不過這時的當鋪不叫當鋪,而是叫解庫,南方人稱之為質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