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六章 釜底抽薪

    “呂相公平身,今日進宮請對所為何事啊?”

    趙禎還在維護皇帝的尊嚴,他不想讓呂夷簡知曉剛剛清流伏合請對,孔道輔叩擊殿門之事,太過丟臉了些。

    呂夷簡當然不會戳破趙禎的這點小心思,微微苦笑道:“官家有所不知,臺諫清流諸官剛剛衝擊中書,將老臣堵在中書門廊之下一頓口誅筆伐,揚言“人臣於帝后,猶子事父母也。父母不和,固宜諫止,奈何順父出母乎!”將老臣比作不忠不孝之徒,范仲淹大談正統之道,口水噴濺如注,臣苦不堪言啊!”

    沒想到堂堂相公呂夷簡居然被那群清流給禍禍成這樣,趙禎不由得心中暗笑,但表面上卻還要佯裝理智:“臺諫之官本就是朝中清流,上諫乃天經地義,只不過朕以中旨廢后,斷沒有收回旨意可能。”

    “官家,中旨發出亦有收回之故事,況孔道輔,范仲淹等臺諫清流打算明日朝會時廷爭,以此懇請官家收回成命,官家……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啊!”

    趙禎微微一愣,呂夷簡的話已經說的相當明白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范仲淹等人居然打算發動“廷爭”,這幾乎是諍諫最激烈表達,要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當眾封駁已經下達的中旨!

    趙禎略微沉吟道:“呂相公以為如何?”

    呂夷簡知道自己又要做壞人了,但被皇帝利用也非壞事,小聲說道:“臺諫清流伏合請對,此非太平美事,不如暫且下旨著其眾出外?”

    趙禎眼睛一亮,沒錯,若是現在下旨讓范仲淹、孔道輔等人出外,明日朝會之上便不會出現廷爭,更不會有人敢對廢后中旨說出半個字!

    但趙禎很快又覺不妥道:“如此朝野上下議論之聲恐更喧囂啊!”

    “官家,暫且出外並非長久出外,待一切塵埃落定,官家再尋由頭將其調回東京城,便也無需擔心非議之聲!況且此事懸而不絕,非議之聲更甚!”

    呂夷簡的話讓趙禎拋棄了最後一絲擔憂,皇帝下旨多是詞頭,詞頭傳到中書後,由知制誥撰寫成聖旨,再由中書門下平章事用印,方才是一份合法的正統聖旨。

    知制誥是有權封駁詞頭拒絕草詔的,但當皇帝與相公都站在一條線上時,這種封駁之權幾乎等同於無,因相公有換掉知制誥的權利,皇帝同樣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