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六章歲幣之議

    雖說大宋今年年底出了很多事,但畢竟是內部矛盾。

    就算兩府相公被罷,就算皇后被廢,這些都還在可控範圍之內,對國家、朝廷、百姓生活的影響並不十分巨大。

    但遼朝可就不好說了,遼朝的宮鬥那才叫精彩,不同於漢人從後宮中吸取的教訓,契丹人長期過著遊牧生活,女性地位一直很高,並沒有產生對後權警惕與忌憚。

    就算是在大宋也一樣,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最大教訓就是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劉娥之事便是最好的例證,何況建國剛剛百餘年的契丹人?

    遼朝出了一個聖神宣獻太后蕭綽,契丹人對後權並不忌憚,相反認為後權對皇權有著極大的輔佐作用。

    這才是遼朝現在內亂的重要原因。

    趙禎對於遼朝的動盪自然是一清二楚,兩國之間可沒少有密諜打探消息發回國內,只不過大宋禁中的那點破事不過是女人爭風吃醋,而宰相從中挑撥罷了。

    但這一回遼朝宮中的動盪可就要有意思的多了,遼朝派遣使者前來給大宋賀正旦,趙禎第一時間便想到了葉安。

    讓葉安這位天章閣侍制接待遼朝使臣最恰當不過。

    資善堂中葉安與趙禎這對君臣對面而坐,只有在這裡朝臣才能坐在皇帝的對面以師生關係來探討問題。

    於是趙禎一旦有事想要聽葉安發表觀點時,不是選擇在資政殿對奏,而是選擇在資善堂中召見。

    “遼朝宮中動盪一事葉侍制該有所耳聞吧?”趙禎面帶輕鬆的笑容看向葉安。

    葉安苦笑道:“回稟官家,臣有所耳聞,但官家期望從中得到什麼?”

    趙禎微微一笑,指了指葉安道:“還是葉侍制最瞭解朕!朕今年給了契丹歲幣,明年不想再給了!”

    葉安對遼朝的瞭解可比一般朝臣要強的太多,他從趙禎的眼中看到了興奮,緊張和期待。

    稍稍整理一番思路,葉安起身道:“回稟官家,臣不贊同!普惠商號的重點關注對象一個是党項一個便是遼朝,二者之中遼人不禁通商,商號每年都向遼朝派出商隊,想要在遼朝打聽消息並非難事。更何況做生意的多少要與官員沾邊,尤其是契丹官員的腐敗,更是成為普惠商號的跳板,只要錢給的足夠多,稱兄道弟都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