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一百八十六章東京城與西北邊陲

 封建時代沒有一夫多妻,有的只是一夫一妻多妾,妾在家中的地位並不高,就算是被拔到名義上的平妻,可實際上還是妾侍,律法是不會承認其如正妻一般的地位。


 即是天家嬪妃也是一樣,他們的地位遠遠不能同皇后相比,就算是帝王寵愛的美人,充儀,乃至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等在宮中的地位都遠不及六宮之首的皇后。


 皇后對於漢家王朝來說地位僅次於皇帝,如果追溯到更為久遠的秦漢時代,皇后的權利並不比皇帝低多少。


 皇權五權,皇后五枚,這種看似古老的東西在大宋已不存在,曾經負責監督五權運作的五枚早已消失在不斷集中的皇權歷史中。


 五權:一曰地,地以權民;二曰物,物以權官;三曰鄙,鄙以權庶;四曰刑,刑以權常;五曰食,食以權爵。


 五枚則是對這五權的監督,最為重要的是監督五權運作中的財權,早在上古便有先賢發現,無論五權如何運作,都離不開財權的監控,因此取梅花標識,均由王族中母系執掌,取其“母儀天下、艸盛上出”之意,協助以父系為主的王族、進行對五權的管理、平衡。


 這也是自春秋戰國至秦漢,後權依舊在政治之中佔據一定重要地位的原因,即便是到了隋唐皇后依舊在朝政上佔據一定地位。


 只是在五代亂世之後,皇后的地位才開始明顯下降,五代十國那會連皇帝都跟走馬燈似得不斷換,何況是皇后?


 直到大宋的建立,帝后制度才逐步恢復,但老趙家的人可雞賊了,在這時候正是削弱皇后權利的大好時機,再加之太祖開國時並沒有強勢太后,後族也非有從龍之功,於是乎後權便被極大的限制,可這也僅僅是限制而已。


 並沒有完全喪失干涉朝政的能力,否則劉娥是如何上位的?短短兩代人也不至於讓後權衰落到哪去!


 後權真正喪失不是在宋代,而是在明清,女人在那時徹底淪為政治附庸,父權在蠻夷時代達到了巔峰。


 所以當下趙禎娶正妻,立皇后,乃是一件極為重要之事。


 曹婉出自將門曹家,無論曹彬還是曹瑋,都為國朝重臣,對整個大宋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況且曹家成為外戚根本就無需再擔心曹家領兵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