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二百零二章再送范仲淹

 不等葉安話音落下,邊上的韓琦便道:“稚圭自是不怕權勢報復的!”

 對於直腸子的人就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范仲淹笑道:“新政推行並非一朝一夕,而需諸君共同施為,如今國朝正值多事之秋,諸君當戳力為國,不敢懈怠,範某個人得失事小,為河東百姓賑災事大啊!何況就算諸君彈劾呂相,難道我還能推辭賑災之事?”

 “範公所言有理,是我等冒失了。”

 范仲淹的勸導讓歐陽修等人心悅誠服,但葉安不明白這和自己說的話有什麼區別,自己勸了半天沒用,到了范仲淹這裡幾句話便讓歐陽修醒悟?這也分人的嗎?

 在心中無奈的翻了個白眼,隨即乾咳一聲道:“改革新政對國朝來說並非壞事,但若急功近利必然不成,範公前往河東賑災,諸公若有時間便去相送吧!”

 說完便對眾人拱手後離開,其實打心底裡葉安是並不看好范仲淹的改革,所謂的慶曆新政還是在吏治上下功夫,范仲淹之前與自己商討時也加上了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商業運行的內容,但在利益分配上卻是沒有做好,而是一刀切。

 他曾經不止一次的提醒過范仲淹,改革需要從下至上,而非從上到下,在改革的同時還需做好利益分配,小心“歪嘴和尚唸錯經”,但范仲淹並沒有做好這些基礎,甚至沒有一個十分詳實的計劃便打算推行改革。

 這顯然是不對的,任何時代的改革都需要謹小慎微的進行,計劃完善還不夠,還需進行一場,甚至多場社會性實驗。

 以試點進行推廣,這才是最聰明的做法,大宋的改革脫離實際,無論是范仲淹主持的還是之後王安石主持的,都是差強人意,如同空中樓閣懸浮在朝堂之上,根基不穩之下,能不被保守派的官僚所輕易擊潰嗎?

 葉安長嘆一聲不再說話,皇帝一開始都是支持改革的,但當改革觸及太多的舊貴族與皇帝自身利益後,改革自然不了了之。

 看著高大的宮門葉安不禁回頭看向巍峨的皇宮,歷史上的改革者皆沒有好下場,就算帝王採納,最後也必須獻祭改革者作為妥協的祭品,無人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