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二百九十二章一場浩大的“社會實驗”



在漢家王朝的歷史上戰爭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但卻並非永恆的主題,唯有發展和養精蓄銳才是歷史的主要進程。

 

大宋太想要一個喘息之機了,朝堂上下都希望安穩的過日子,就算有戰爭他們也願意放在遙遠的將來進行,所以他們情願花錢買平安。

 

在夏竦渾渾噩噩的離開後,葉安便收到來自真定府的消息,遼朝借去歲西北用兵之事向大宋施壓,聲稱大宋欺壓遼朝屬國大夏王國,去歲遼朝大軍駐於析津府為的就是防備大宋殺紅了眼突然揮兵北上……

 

這話雖說連遼朝使者自己都不信,但他依舊以強勢的態度要求大宋交出當年周世宗柴榮佔據的關南十縣之地賠償給遼朝,那遼朝便會既往不咎。

 

葉安在看到消息後對遼朝的無恥有了全新的認識,歷史上記載的那些所謂宋遼自澶淵之盟後安寧百年的描述看來完全是個大笑話。

 

遼朝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從大宋身上榨取好處,就如同党項一樣。

 

他們雖然也勉強算是正統王朝,可惜統治者的思維方式依舊停留在了遊牧民族的舊制上,對於他們來說劫掠是一件最為划算的買賣,不光可以“肥己”,還能“損他”,只要能對大宋產生打擊,就比什麼都強。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博弈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可惜在某些時候遼朝太過直白,完全沒有正統王朝那種綿裡藏針,陰謀陽謀齊出的遮掩。

 

論政治博弈,漢家王朝有著先天優勢,葉安絕不相信大宋會平白的把關南十縣拱手交給遼朝這隻惡狼,但一定會用增加歲幣的方法來買平安,這是大宋皇帝的一貫尿性。

 

土地不能丟,但錢財乃身外之物,給也就給了,大不了再慢慢積攢便是,當然也可以從百姓頭上搜刮,反正給的又不是皇帝自家的錢,亦或是說天下的錢都是皇帝的,九牛一毛而已……

 

果然,大宋派出富弼出使遼朝,據理力爭,葉安知曉是這老倌出使後便再無興趣,富弼就是屬於老成持重的那種朝臣,有他在戰爭一定不會發生,當然錢也不會多給,但劍拔弩張的局面一定還會持續下去,直到雙方的談判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