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三章 錢災

 社會的不公往往會造成最大的動盪,尤其是在涉及到每個人的利益時便更是如此了。 

 從古至今有多少的冤假錯案?很多很多,但從未有過某個王朝因為冤假錯案而被推翻的,這就是矛盾的爆發點還不夠。 

 涉及到的人越多,不公便越大,不公越大,民怨越深,民怨越深,爆發起來便越有力,所以眼下東京城百姓手中的交鈔在迅速縮水。 

 這就是一場災難了,大宋朝堂上的朝臣們從未遇到過這種事,別說是他們,就算是向前推一千年也沒遇到過。 

 史書中記載最為相似的“經濟危機”不是沒有,比如在漢代與唐代皆出現過銅錢大量湧入市場導致貶值的錢災。 

 但這一次卻是交鈔這種全新的紙幣所引發的危機,銅錢並沒有貶值相反而是因大宋的交鈔貶值而更堅挺了些。 

 百姓們依舊相信銅錢的購買力而愈發喜愛銅錢了,這就導致最倒黴的人出現,手中囤積大量交鈔的人。 

 在大宋什麼人手中的交鈔多?當然是商賈豪門,權貴之家,這些人家都是要做生意的,銅錢是最不方便的交易方式,而交鈔的便捷世人有目共睹。 

 能用得上交鈔交易的商賈幾乎都是大宗買賣,就連曹婆婆家肉餅都不會用交鈔會帳,為何?因為一個肉餅最多便是八文錢,誰沒事拿著一張一貫錢的交鈔去買? 

 一般的小商小販也是如此,就連尋常些的腳店都不會使用交鈔,最多在進貨備料的時候用交鈔結算而已。 

 所以此次東京百姓受到的衝擊要遠小於商賈受到的衝擊,只是百姓數量眾多,交鈔數額也都不大,給錢莊造成一種視覺衝擊。 

 但經過一些列的發酵,東京交鈔的信用便徹底破產了,百姓恐慌過後很容易被安撫,但商賈的恐慌可就不那麼容易被平息了,何況東京城的消息正以極快的速度向大宋的州府蔓延,前往四京之地兌換交鈔的商賈只會越來越多。 

 交鈔的價值體現在什麼地方?大宋的政府信用上,在大宋濫發交鈔的那一刻開始,原本銅本位的交鈔制度就已經變成了信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