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河西的“軍樣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啊!沒想到葉侯的兵法之中竟蘊藏道家之理,這還是某家從未見過的軍陣之法!甚好,甚好!” 

 其實劉涵並不知道,三三制的優點還有很多,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幾何學與生物學原理。 

 兩點成線、三點成面,構成一個平面需要至少三個不共線的點,而三個士兵組成的進攻或是防禦就能以面的方式進行作戰。 

 同理,如果構成平面防禦陣地,則至少需要三個成“品”字形佈局,所以三組三人士兵就能達到最佳的防禦效果。 

 至於生物學上,人單眼水平視角最大可達156度,雙眼的重合視域為124度。也就是說,在人眼看到的範圍內,只有這124度視角內的物體才有空間立體感,三人組成的戰鬥小組能以最快的速度對周圍360度範圍內敵人的位置、距離等情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當然,三三制的前提是必須要有火器的加持,否則太過分散的情況下,很容易被敵人衝散軍陣,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最重要的是大軍一體,誰能把一支整體的軍隊指揮的如臂揮指,那才是真正的名將。 

 但在火器出現後,軍隊的密集性便不是那麼重要了,尤其是在河西的火器發展迅速後,火槍的準頭和威力都在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戰爭很快就會變成另一種行事。 

 迅捷軍是河西的門戶,所以葉安才會如此的重視,但同時他也希望劉涵能做出成績來,以此改變狄青,丁小乙,關萬山等人的想法。 

 畢竟新的的戰法總是要有說服力才能讓人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