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有容乃大

 葉安說的話其實並不難理解,只是這個時代的學生受到太多的地域約束,他們沒有葉安那般的見識,能得以見到更多的制度,自然也無法做到如此鞭辟入裡的總結。 

 許多人在聽了葉安的講學後恍然大悟,而有些學生髮問道:“那我河西之地又該如何團結安西之民?” 

 “這個問題問的好!” 

 葉安笑著道:“這就是你們的課後作業,下課之後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自己苦思冥想出解決之法,沒有時間限制,寫下之後便可交給夫子,我會一一查看,現在下課!” 

 在大學裡葉安極少授課,他不認為自己腦袋中的知識比這個時代的夫子們高強多少,他只是見識的比人家多,懂得面更廣而已,但想要精深卻遠遠達不到這個時代學者的水平。 

 但他相信自己這種發散性思維一定能給學生們帶來改變,至少在後面聽課的夫子們很是滿意…… 

 杜夫子在下課後便走了過來,在學生們一一回禮後這才小聲對葉安道:“葉侯今日所講的內容看似簡單,但對於這些學子們來說恐怕還是有些深奧……就連老夫都覺晦澀難懂了些。” 

 葉安笑了笑:“並非生澀難懂,只是夫子在固有的制度中待得太久,而現在的河西之制已經打破了許多傳統,國朝這兩年一直在提改革之事,我河西何嘗不是如此?” 

 老杜微微點頭:“改革乃煌煌大勢不可逆也,只是不知方向何在,恐入歧途……” 

 誰知葉安哈哈大笑:“夫子莫要如此,改革非是洪水猛獸,只需因勢利導,河西的制度如何改?百姓所需的,有利河西發展的。哪怕一條政策的改變有利於河西,有利於百姓,便是改革啊!一點一滴,積少成多便是,據我所知眼下咱們河西的制度已經有很多地方超越國朝,單就律法而言便強過《宋刑統》不知多少,現在的司法院已經開始研判法條,如何做到“法不外乎人情,理不外乎人心”。” 

 杜夫子連連點頭:“沒錯,這一點上司法院總是走在最前面,我等還在研究河西之制的方向在何方,反倒是有些本末倒置。” 

 “算不得本末倒置,大方向上總是需要人領路的,我只是給了一個大致方向,但如何走下去,該如何走卻是你們這些夫子該討論的事,你們所研究的看似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實際上卻非常重要,甚至關乎我河西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