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三百六十章 走出陰暗的柳永

 河西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無論是安西的建設還是對新疆府的經營皆是如此。 

 隨著羅珊娜在涼州城徹底安家落戶,新疆府唯一獨立於河西之外的話事人也將消失,而葉安打算讓更為合適的人選入主新疆府。 

 挑選了幾樣精美的頭面,再加上一罈老酒和家裡剛做好的叫花雞,葉安便上了牛車前往興盛街。 

 涼州城中就數興盛街最為繁華,已經能對標東京城的南門大街,街面上滿是來自天南海北的客商和遊人,就連東京城的讀書人也有不少前來遊學。 

 這要得益於河西教育制度的先進,經常有河西的學問傳到各地,先進的學問和理念一經問世便吸引來無數真正追求知識的學者前來。 

 在這個時代,知識幾乎是無價的,但河西的知識居然能對外傳播,單單是這一點對渴求知識的學著來說便有著致命的吸引。 

 來自大宋的學者最多,河西的格物之學已成招牌,改變世界的同時也在改變現有的知識體系,最少對漢家的儒學產生了極大影響。 

 對於漢家學者來說,格物是儒學中的一部分,追求格物之學就是在豐富儒學,儒學講究的是修身自證,兩者之間並無太大的矛盾。 

 在不知不覺中漢家儒學已經受到了格物之學的影響,雙方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交融。 

 路過一家茶社時,葉安便瞧見一個個羽扇經綸的儒生品茶論道,有些溫文爾雅,有些面紅耳赤,有些平淡靜怡,雖穿著不一但對知識的渴望卻是那麼的執著和熱切。 

 有一青袍儒生慷慨激昂,不時引經據典批駁旁人的狹隘,聲音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和磁性引得眾人不斷和喝彩。 

 葉安搖了搖頭便跳下馬車,順手把韁繩甩給前來的夥計便提著酒壺拎著叫花雞進入茶社之中。 

 “耆卿之論才向來難逢敵手,諸位便莫要同他爭論了,何況學問一途多在意會自證,何必糾結勝敗?” 

 柳永說的興起被葉安打斷頗為不滿道:“論總要論個明白,證也需證個清楚才是,如此利人利己嘛!” 

 舉起自家的酒水和叫花雞,葉安笑道:“論道可以,證道也無妨,但不可辜負美食,有位明白人曾說過“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