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六章 火炮覆蓋下的蘭州城

戰爭的走向不是人所能控制的,事實上河西對蘭州用兵乃是最佳的選擇,葉安那句“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可不是說說而已。








六十門火炮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摧枯拉朽,意味著山崩地裂。








這就是南培興與劉兆明最真實的感受,當巨大的臼炮彈丸如同隕石墜地一般砸在城牆上的時候,整個蘭州城都為之顫抖。








大地在顫抖,房舍在抖動,無數的灰塵瓦礫從天而降。








一塊巨大的石彈帶著淒厲的呼嘯從天空砸下,在與城牆接觸的一瞬間便將躲閃不及的鎮戎軍兵卒給碾為肉泥,繼而崩裂出無數的碎片,將城牆連同上面的守軍生生撕開了一個口子。








這就是砲石的威力,當迅捷軍的軍陣中傳來一聲聲悶雷時,剛剛還在城牆上巡防的南培興在短暫的發愣後便立刻拖著劉兆明躲到了城牆下,也就是前後腳的功夫,城牆上便迎來了強大的炮擊。








這股毀天滅地的力量頓時讓剛在城牆上拾起信心的劉兆明崩潰。








聞到一股子騷臭的味道,南培興沒有功夫管邊上嚇尿的劉兆明,而是拉過一個兵卒大吼:“讓所有人撤下城牆!”








在不斷的炮擊下,人聲已經毫無作用,無數的石塊從天而降,這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對抗的。








就算尋常士兵也知道此時的城頭不安全,一個勁的往城牆邊上的登城踏步用去,那唯一能上下城牆的通道此時卻變成人人爭搶的“生門”。








原本被加高,加厚的敵樓在第一輪轟擊後便成了殘垣斷壁,那裡駐紮了為數不多使用景祐火槍的禁軍,這些人幾乎是鎮戎軍中的精銳,但現在卻死傷慘重。








敵樓位於城牆高處,乃是視野開闊的要害所在,用火槍兵駐守可以說是萬全之策,只不過對於瞭解鎮戎軍的劉渙而言,打的就是城牆上的敵樓。








從葉安將要高質量火藥帶到大宋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想好了未來戰場上的形態。








河西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停滯的便是對火器的研究和更新換代,熱武器的出現和普及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改變戰爭的模樣,這也是唯一可以讓河西彎道超車,後來居上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