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二十四章 河西的威脅

隨著宋遼夏三國的陰謀破產,河西對西北的掌控便愈發的強大,宋人不可靠已成為所有河西人的共識,大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同宗同源同脈的。








甚至不少先一步移民到河西的漢家百姓對故土產生了嚴重的排斥感,反倒是那些外族百姓對大宋的操作習以為常,用他們的話來說:“一脈相承皆是如此,況藩屬乎?”








在河西,葉安已經不允許百姓之間以民族區分了,雖然在戶籍上還有漢,党項,回鶻的區別,但在實際生活中卻不允許因民族而區別對待。








就算是店鋪,工廠敢這麼做,河西官府也不會允許,重則罰沒資產,輕則吊銷生產許可。








葉安與秦慕慕兩人被誰都清楚民族矛盾帶來的弊端,河西現在需要的是安定,需要建設,需要發展,戰爭對於河西來說是一個最為不利的選項。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宋的體量在那裡,以河西現在的實力防守綽綽有餘,可要想全面進攻,尤其是避免發生大規模的死傷和遼夏兩國的趁虛而入,卻是力所不逮。








當然,對於大宋朝堂上下的尿性,葉安也是瞭解的,只要不是步步緊逼,宋廷便沒有賭上國運的可能。








上一個這麼做的人是寇老西,不過他已經被大宋朝堂當作了反面教材,無數人都在抨擊他的激進,抨擊他對皇帝的不敬等等。








就連趙宋天家都開始防備文臣權利過大,再次做出寇準在戰時脅迫帝王的大逆之舉。








所以葉安現在把河西的主要重心放在了建設上,當然還有一件事便是對蘭州加強防禦,不斷的構築堡寨形成一條堅固的防線。








張得勝被大宋扣下來的消息葉安已經收到,他不明白這貨為什麼要挑釁趙禎,自己又不是派他去送死的,完全沒必要激怒他啊!








那張紙條上的內容更多是在危險時刻保他性命所用!








裴承文已經來了,在花廳中不斷渡步,很多官員好像都有這種習慣,一旦遇到麻煩的時候便如同驢拉磨一樣踱步不停,彷彿這樣就能想出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