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八章牽一髮而動全身

  更重要的是,張元把興慶府王城治理的極好,無論哪裡人,無論是什麼身份,無論是何民族,所有人都被一視同仁的對待。

  在這裡,河西人並沒有因為勝利者的身份而胡作非為,河西的軍兵也沒有釀成兵禍,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而前來的河西人與軍隊非常規矩,甚至規矩的不像他們所認知的軍隊。

  恪守軍規不說,甚至不會主動的打擾百姓,這樣的紀律讓党項的百姓安心不少,他們還以為自己會被河西的軍隊所屠殺,掠奪。

  但很快接二連三出現的安民告示便讓他們安心,但最讓他們在意的還是安民告示的最後蓋上了張元這位興慶府知府事的大印。

  有了這個名頭便意味著張元徹底成為河西的官員,也意味著党項人有了一頂“保護傘”,他曾是党項的相國,也從未背叛過党項只是被被俘。

  時間長了,張元的事蹟便若有若無的從河西傳到了興慶府,百姓們當然念著他的好,原因很簡單這麼些年西夏能有今天的民生,很大程度上要得益於他,因此上黨項百姓對張元有著天然的信任。

  這一邊是張元的不斷建設,另一邊卻是葉安的愁眉苦臉,被他留在涼州府的鐵牛來報,隨著河西對興慶府的不斷援助和遷移,矛盾終於到了爆發的極點。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