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五十九章感慨赴死

這就是內強外幹帶來的好處,但同樣也有壞處,東京城是大宋的基本盤,開封府是大宋的命門所在!

大宋建國這麼些年開封府和東京城一直安定,就算澶淵之戰遼人南下,也被趙宋死死的擋住,雖然真宗皇帝是被架上戰場的,但也說明大宋在開封府的經營並未出現危機。

但現在不同了,無論開封府還是東京城皆受到了無形衝擊,市場被河西所侵佔,大量廉價貨物的湧入使得大宋財政出去的多進來的少。

朝廷不想著如何發展經濟,促進民生,懲治貪腐,反而開始搜刮民財,雖減免了苛捐雜稅,可百姓依舊被一茬接一茬的割韭菜。

這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惡性循環,不光朝廷如此,就連宗室,外戚等權貴之家也在其列。

天下有多少“韭菜”能被這樣割?

財富是有限的,東京城與開封府的財富被這樣收割,必定會造成動盪,而看到這一切的人恰恰就是大宋的官員。

查方毅第一個站了出來,不光揭露了朝廷,權貴的所作所為,更是揭開了大宋的遮羞布。

並且光明正大的告訴所有人他的離開。

當年一個累試不第的張元離開大宋成為西夏相國,就已經打了大宋的臉面,使得朝廷下令殿試不得罷黜人才。

之後葉安出走河西,開絲綢古道,大搞生產,推崇格物,沒出十年便把西夏給滅了,雖然世人皆知其能,皆敬其威,但沒人敢明說。

現在查方毅在報紙上扯掉大宋最後的遮羞布,一時間從東京城到開封府,從京畿路到天下各路皆為之震驚。

南門大街的東京晨報所在院子已被捧日軍圍的水洩不通,就連皇城司那些穿著黑麵白底皂靴的差人也不在少數。

百姓雖在躲避,卻也知曉發生了何事,嘴上不說但心中已有不滿,為何?皆因東京晨報說了實話,說了實話就要被官府所懲治!

這處帶有兩座三層小樓的院落是南門大街的一景,往日裡來這投稿的文人可謂門庭若市,可現在卻是空無一人。

所有的工人,編輯撤走一空,而唯有東京晨報的掌櫃和總編何恆義,秦睿二人直挺挺的站在中堂。

捧日軍在外圍而不攻,因為這裡根本就沒人自然也沒有反抗,在瞧見這兩衣冠整齊的坐在那裡後,捧日軍的校尉甚至還衝著兩人拱了拱手道:“二位稍待,皇城司專責此事!”

兩人並未回答,而是默然點頭,很快陳彤便到了,他現在是內侍省都都知,同時兼任皇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