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七十七章出口火器

最少能輕鬆應對儂智高的叛亂以及遼人時不時的騷擾威脅,畢竟“河西火器,天下最利”。

張應方知道,不光文相公想要河西的火器,就連官家也是期盼許久,尤其是大宋的景佑火槍,造價高昂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造出來的火槍還不一定能用。

現在連東京火器司都不敢讓自己人試射,因為炸膛了很多次,皆因槍管不行,減少火藥的話,射出去的彈丸威力又不足,也正因如此,將士們才視作雞肋之物,寧願用弓弩也不想用景佑火槍。

更有甚者還在私下稱景佑火槍為“唧筒槍”,說是同救火時呲水的唧筒一樣,又不堪用射的又不遠……

軍工廠很大,裡面的人也很多,但都在一個有一個的桌前做工,這種桌子很長,上面還嵌上了各種各樣張應方所沒見過的工具。

一根長長的鐵棍被放在桌上,兩面夾好之後,便有一個細細的帶有紋路的棍子頂在一段,接著那細鐵棍便快速的旋轉起來,只不過沒等他繼續看下去,就被葉安給拉走了。

“錯了,不是這裡,咱們去另一個地方看看。”

張應方的嘴巴開了又合上,他不知該說什麼,但他明顯感覺到這裡的東西超出了他的認知,在大宋艱難無比都難以做出的鋼鐵,在這裡卻如同不要錢似的被搬運過來。

那些閃爍著寒光的鐵器,鐵塊在掉落時所發出的清脆聲響便讓他這個曾經在將作監待過的人知曉是什麼品質。

可如此堅硬的好鋼想要鍛造,塑性需經驗老道的匠人花費數月甚至是半年的時間才能堪用,但在這裡卻在那些寬大的桌面上被隨意改變。

隨著滾輪的旋轉,隨著鑽頭的挺進,張應方驚駭的發現那些上好的鋼塊如同木頭一樣被不斷的“刨花”!

現在他真的相信了葉安曾經放出的豪言,河西之物,如手捏泥造,量產不可勝計。

至於葉安帶著他進入的另一件廠房卻是完全不同,這裡的工人正用一柄大錘不斷的敲打著鐵棍,當他們把鐵棍敲打成癟癟的模樣後,才放入到另一個器械中壓成更扁些,最後把另一根鐵棍放在上面,包裹著敲打,敲打完成後才抽出原本的鐵棍,於是便得到了一根鋼管。

只不過葉安卻指著這些鋼管明確的告訴他說,這些都是鐵質的,而非是鋼製,只是因為被打磨的很好,才會散發出那些閃亮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