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四百八十三章潛入烏蒙

從離開成都府一路向南,狄青便明顯感覺到徐用章變得謹慎起來,每天都在不斷的核對名單。

這份名單上是一批批前往西南的西烈軍士兵,絕大多數已經退役,這次是被再度徵召而來的。

狄青知道,葉侯原本並不打算啟用這批老兵,但參謀司的商議結果卻是啟用這批老兵是最好的選擇。

一來他們有著出色的戰鬥素養,稍加恢復和訓練就能成軍,二來這些人迫切的希望重回軍旅生活,很多西烈軍的將士在離開軍隊後都主動的想要加入南下的隊伍中,這不光是為了豐厚的補貼,更是為了軍人的榮耀。

在葉安多年的思想建設之下,河西的老兵對軍隊都極有感情,河西每一名合格的軍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歸屬感。

成都府水系發達,尤其是在這個時代,清江成為成都府的重要水運所在,乘船南下可達長江,只不過上了船的狄青卻對蜀中的輿圖特別感興趣。

因為在他看來以蜀中的地理優勢,完全能做到拒敵於劍門之外,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每一條都是險要所在,只要防禦得當,無論多少敵人也難以攻克。

而陝西進入四川過七盤關那裡同樣也是一道重要的關口。

如此地形之下,蜀中天然就有獨立成國的優勢,但無論是漢代的蜀國,還是之後歷朝歷代的蜀中諸國都難以持久。

“怎麼?見識過蜀中後又對這裡感興趣了?”

徐用章難得的開口,自從兩人在成都府一番遊歷後,狄青對他的感觀便大為改善,甚至產生了佩服。

整個蜀中不光對河西友好,更是出現了大大小小無數個支持河西的文人結社。

還有蜀中的官員,他們彷彿並不在意大宋朝廷的政令,而是更願意趨同河西,參與合作。

誰能想到徐用章這個河西的情報頭子,居然能在成都府的官衙中同成都府知府事趙拚把酒言歡,還能商談河西在蜀中建廠之事。

這樣的手段著實讓狄青大為震驚,同時也明白,在河西的事物上,徐用章往往考慮的比他更周全。

“蜀中之地,易守難攻,成都府更是谷地平原,四周皆有眾山環繞,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哪一個不是據守所在,若以河西的營造能力,修建雄關……嗞嗞,蜀中可謂固若金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