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五百零二章兵至廣南

事實上現在的狄青頗為嚴肅,畢竟安南軍進入廣南之後,很多事都不在河西的控制範圍。

葉安給予了他臨機專斷之權,在如何用兵,是選擇坐山觀虎鬥還是選擇親自下場去平衡利益,這都需要他自己把控。

最重要的是,這一次河西派兵南下,是真正意義上的會與大宋軍隊產生衝突,稍有不慎就會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

無論是狄青自己,還是葉安,都不希望因為廣南的爭鬥使得河西與大宋發生最直接的衝突,尤其是當下葉安身在蜀中,積極籌備蜀中改制,歸於河西的關鍵時刻。

狄青知曉,無論葉侯在蜀中如何的低調,都改變不了一個既定事實,那就是河西已經把手從秦鳳路伸到了川陝四路,並且朝廷在發現之後必有激烈的應對。

所以此時廣南就更為重要,必須讓大宋在這裡被拖的足夠久,才能使得朝堂與天子無暇顧及波瀾不驚的蜀中。

看似平靜的蜀中之地,此時已是暗流湧動,稍有不慎,大宋很可能就會短暫的放棄廣南,轉而進攻蜀中,畢竟只要廣州一天不失,儂智高在廣南就會投鼠忌器,不敢隨意攻伐。

可如果朝廷失去整個蜀中,被河西打造成鐵板一塊,那隻要葉安的政令沒有問題,大政府的政策不輕易改變,大宋就沒有收回蜀中的丁點可能!

只不過眼下狄青與徐用章正在快馬加鞭的趕路,南方的路本就不太好走,就算河西的箱車先進,可架不住路面溼滑,尤其是到了秋雨季,泥濘的土很容易出現問題。

要不是河西箱車的車輪進行了改造,幾乎不能在泥濘的道路上前進,好在安南軍出現在南天國的土地上,並沒有引起儂智高的警惕。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狄青的大軍中帶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和輜重,並且還有來自河西的貨物。

這些東西一路上都在發放給南天國所佔據的州府,也讓儂智高相信狄青手中這五千左右的人是去往雷州修建港口,創辦水師的。

葉安與儂智高一直都有書信往來,河西派遣士兵與匠人南下同樣也是早早就約定好的事,此時被拖入拉鋸戰的儂智高仍舊需要河西的援助,所以並沒有撕破臉,依舊要為安南軍向南前進提供方便。

因此上,安南軍在進入廣源州之後南下的速度很快,狄青與徐用章的宗旨是一路上不拖泥帶水,以最快的速度抵達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