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32章 鬥茶

    氣死風燈被點上之後,夜色也就降臨了。

    這種燈籠葉安小時候在老家見過很多,也叫馬燈或是船燈,後世用的是玻璃,此時用的是厚厚的紙張。

    蠟燭點燃之後因為特殊的結構風吹不滅,所有得名氣死風。

    夜晚的陽城縣稍有微風,王溫的僕從已經在小亭子的四周罩上了蚊帳,若是沒有這蚊帳葉安早就跑了,水塘邊上的蚊子多的令人髮指。

    氣死風燈的光芒非常微弱,弱到令人有些不安,在寂靜的夜晚水塘的邊上,蛙聲的陪伴之下,這種不安被當作是了一種情趣。

    王溫兩眼微微眯起聞著花香和茶香,整個人的氣場都變得瀟灑出塵起來,這種感覺很奇怪,根本描述不出,但他可以肯定的說這種氣質在後世人的身上幾乎從未見過。

    這大概便是所謂的君子之風把?

    眼前的一切是那麼的寂靜安詳,稍稍昏暗的燈光和水塘中飄出的莫名花香也充滿了詩意,在這種環境下人的心靈可以輕鬆的被洗滌,被淨化。

    對於後世人來說這種雅緻極少能夠體現,在鋼鐵叢林的後世,你甚至都不可能在城市中找到這樣的環境,鄉野之中雖然可能會出現,但人心早已被物慾橫流所腐蝕,吞噬。

    有條件的地方不會做這種雅緻的事情,沒有條件的地方更不會去做……

    雖然是鬥茶,但說到底還是在點茶,這是相當靈活的,兼具靈活和娛樂。

    可以兩人比試技藝一較高低,也可以獨個自煎、自點、自品,它給人帶來的身心享受,能喚來無窮的回味。

    點茶與點湯在宋朝已經成為文人士子甚至是朝臣之間的待下之禮,其實無論是和葉安鬥茶還是點茶,王溫都佔據了主導地位。

    他是官身,葉安是白身,苛刻一點,說他是個流民都不為過,葉安在大宋任何一個州府都沒有戶籍。

    以上待下,點茶便是最好的禮節,誰也不能說出一個不是來,所以玄誠子以鬥茶做伐王溫這個謙謙君子並沒有拒絕。

    唐時以煎茶法為上,用餅茶,經炙烤、冷卻後碾羅成末,初沸調鹽,二沸投末,並加以環攪、三沸則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