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52章 還是缺錢啊!

    看著鐵二鄭重的模樣,葉安同樣整了整衣服叉手回禮:“葉安記下了,必定會為其討回公道!”

    “小郎君可有錢乎?”

    “沒有!”

    “那……可不行!”

    葉安撓了撓頭,還真是不行,說好要給鐵二錢的,否則他家中的老母可如何安頓?三貫錢給一個尋常或許能用一年半載,給了鐵二的瞎眼老孃也許能用的更久,只不過鐵二一旦跟著自己,那可就不是一年半載的問題。

    葉安只能點頭道:“眼下我還沒打算離開陽城縣,待走之前一定給你一個安排!”

    鐵二毫不猶豫的相信葉安的話,因為這個少年郎已經和自己有了過命的交情,雖然並沒有真的拼命,但他卻知道葉安剛剛說的話都是真的。

    也拿極少向別人承諾什麼,但既然已經承諾了,那就必須做到,否則便永遠成為失信於人的小人。

    眼下不光是錢財的問題,還有糧食,葉安覺得的猜測應該不會有錯,一場蝗災即將或是可能已經在大宋上演。

    宋朝是一個制度不斷改革和完善的王朝,這一點和歷史上的其他王朝不同,大抵是因為外部壓力太大的原因,宋人極為善於從內部尋找突破口,妄圖把自己的內部變得更加完善以抵擋外部不斷增加的壓力。

    這一點自然是沒錯的,但卻要有一個過程,現在的朝廷還在延續上一代的錯誤,宋承唐制,在思想上依舊如此。

    自從董仲舒建議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天人感應的謬論便充斥在儒家思想之中。

    於是人的所作所為便會反映在雷霆雨露上,大自然成為了人的鏡子,天災的發生自然是皇帝的失德。

    這時候不應該和天地之威對抗,而是罪己,且在宋人看來“夫蝗蟲者,蟲中之皇也”是上天所派,以懲戒人間,人力皆不可抵擋。

    深自咎責,才能讓蝗災減輕,至於抗蝗,那就是逆天行事,唐時的大詩人白居易說過:“一蟲雖死百蟲來,豈將人力定天災。”

    此時的葉安深深的感謝教授的嚴謹,上課的是時候延伸到了宋代災害的話題上,一節課幾乎“跑偏”全在講宋代的災害制度是如何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