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82章 真的沒糧了嗎?

    葉安在心中大叫不妙。

    果然孫全彬是衝著自己手中的十萬斤糧食來的,為此甚至不惜得罪錢家為自己作保也要把十萬斤糧食拿走。

    只不過他不是把這十萬斤糧食用在賑濟陽城縣的災民上,而是打算用這十萬斤糧食援助西京洛陽。

    “那陽城縣的百姓該如何?”

    葉安問了這個問題之後便沉默下去,這話問的太多餘了,從玄誠子和王皞悲痛且無奈的表情上看,顯然陽城縣最終還是要被拋棄了。

    小小的陽城縣豈能有西京洛陽來的重要?豈能有洛陽城中的權貴來的重要?

    此次孫全彬前來陽城縣根本就不是為了解決陽城縣的問題,相反他帶著大量的錢財而來,是為了用這些錢財籌措糧草運往受災更為嚴重的洛陽。

    想想也知道,河南府大面積受災,災民第一時間湧向的不會是東京城,而是洛陽城!

    之所以會有災民出現在陽城縣,歸其原因便是一個可怕到讓葉安這個局外人也感到恐怖的事實,洛陽根本就沒有辦法容納這麼多的災民!

    原本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洛陽能夠成為大宋的西京,能夠成為諸多達官貴人的養老之地,其最大的優勢便在於繁華。

    葉安讀過的任何一本提及洛陽的史書都在描述著這個以牡丹為名的城市如何的繁榮,這裡是華夏文明的源頭之地,夏朝的國都斟鄩便是洛陽。

    西周代殷後,為控制東方地區,開始在洛陽營建國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稱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宅茲中國”,中國一詞也最早從那裡開始。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陽為都,稱東都,後梁、後唐、後晉均曾都洛陽,後漢、後周以洛陽為陪都。

    到了宋,更是以洛陽為西京,置河南府。

    經過無數代人的苦心經營,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雖歷戰亂,但卻沒有毀滅這座城池,到現在,洛陽仍是大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留給後世的,仍是數不盡的物華天寶。

    但就是這樣的一座城池,一座天闕般的存在,卻無法救治河南府的災民,可見此次災情的規模之大讓人膽寒。

    不知為何,眼前即便是野菜粗糧做出的飯菜也不香了,王皞與玄誠子低頭飲酒,時不時的用餘光瞥向葉安,他們依舊希望葉安把這十萬斤糧食拿出來賣給孫全彬以支援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