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172章 後苑中的“祥瑞”

    這段時間劉娥都把召見朝臣的地方設在了紫宸殿。

    不是因為紫宸殿的規模大,這座宮殿一般是宮中召集三五重臣討論國朝要事的地方,但現在卻變成大宋的朝會所在。

    其唯一的原因便是紫宸殿後閣出去穿過長長的甬道便是迎陽門,這是通往後苑為數不多的宮門之一。

    後苑便是天家的御苑,相比唐時長安城中皇宮御苑的規模宏大,大宋的後苑只能用逼仄來形容,甚至沒有能與含元殿那般雄宏的宮殿相比的宮苑。

    不是不想修建規模宏大的後苑,而是受到地形所限,無法修建!

    東京城的宮苑規模本就不大,那隻能以精巧華麗來雕琢,但自太祖開國以來,歷代帝王都是以節儉為德。

    太宗倒是想要擴大宮禁,但最後在朝臣們以及百姓的反對下生生放棄。

    真宗皇帝倒是“大氣”的揮霍了一番,但也最多是在皇宮之外的北面,修建了規模龐大的玉清昭應宮而已,至於後苑的宮禁規模一直沒有改變。

    但即便如此,後苑也算得上是不錯的地方,奇花異草,怪石奇珍,多少也有些襯托出這裡的景緻。

    眼下的後苑卻是另一幅景象,四周的宮牆上全是武裝到了牙齒的禁軍,披堅執銳沒有絲毫鬆懈。

    任何進入後苑的人,非有入內內侍省的都都知、都知、押班、內東西頭供奉官、內侍殿頭、等內侍高品宦官的本人腰牌不得出入!

    在劉娥的步攆皇駕抵達後,迎陽門的宮門才得以全開。

    站在宮牆上的禁軍齊齊躬身施禮後,劉娥下了步攆,在陳琳的攙扶下帶著極少貼身內侍宮人緩緩步入其中。

    其他人一律原地折返各司衙門,這段時間宮禁之中的嚴苛令人髮指,所有的宮人內侍都要按照入內內侍省編制的規定行事,旦有錯處,便會被押送皇城司!

    內侍宮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天家的僕從,也是距離天家最近的人,一般天家對待他們都是較為溫和的,可現在劉娥卻以最嚴厲的宮禁制度約束。

    誰都知道皇宮中有大事發生,但除了入內內侍省的高品宦官之外,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