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218章 深宮秘奏

    什麼樣的對奏需要聖人把葉安帶回福寧宮?

    藍繼宗想不出來,也不敢往下想……

    他不否認葉安長得是俊俏風流的,但……這事一旦被傳出去,不光聖人的名聲受損,連葉安的名聲也會變得可恥,且永不翻身。

    當年武后“寵幸面首”之事早已成為她身上揮之不去的罵名,現在聖人把一個年輕俊美的外臣帶回寢宮之中,很有可能變成誅心之言啊!

    整個皇宮中最私密的地方不是別處,就是身為太后劉娥的寢宮,之前為了肅清宮禁,整個皇宮可謂是被裡裡外外的整肅了一遍。

    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外臣進入太后寢宮的消息一旦傳出,後果不堪設想,但好在官家還相伴左右。

    也正是因為如此,藍繼宗才敢帶著葉安一路穿過宮門抵達福寧宮。

    其實在葉安看來,劉娥的寢宮與資善堂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不同便是這裡在皇宮的深處,一路上他都沒見到幾個人,大抵是已經被藍繼宗派人給支走了。

    今天說是給官家講學,但事實上卻是有著不同的目的,他是在給劉娥上諫,同時也是在給她描繪一個未來。

    作為統治者,劉娥的眼光要比趙禎這個初出茅廬的官家長遠的多,也要比他擁有更敏銳的政治嗅覺。

    所以她在葉安簡單的複利問題中看到了大宋的未來,也看到這個關乎王朝興旺的一點靈光。

    “有了土豆和地瓜之後,大宋的糧食年產便會驚人,糧食多了,糧價就會下跌,百姓們便會擁有更多的糧食,如此國朝便會更為穩定,葉安這便是你的意思?”

    葉安笑著點頭道:“聖人聖明!糧食多了,糧價低了,帶來最大的改變並不是人們吃喝不愁,而是會出現剩餘勞動力……”

    葉安的話劉娥聽不懂,但她在等待葉安解釋,因為這就是他的家學,他要把家學用自己聽得懂的話說出來。

    果然葉安面色嚴肅的開口道:“聖人,官家,國朝之況與士農工商密不可分,而除去士外,農工商三者為國之經濟也!”

    趙禎好奇道:“何為經濟?”

    葉安就知道他會這麼問,緩緩道:“此乃“經邦”、“經國”和“濟世”、“濟民”之合,說到底是三司所管轄之務,農人,百工,商賈,三者組成了咱們大宋的經濟也是治國的要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