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228章 怒髮衝冠的王淵

    這種主觀的去學,可要比講學更加有效!這才是治學最好的態度,相比之下,自己講學官家,便有些迂腐了些…………

    葉安翻看李端懿的記錄與回答微微點頭,抬頭一笑道:“官家既然也有答案,可曾寫下回答?”

    趙禎把自己的小本子交給了葉安,這是葉安之前親自制作的作業本,並且在陳琳和藍繼宗的多次檢查下才送到趙禎手中的。

    看著作業本上的燙金書皮,也拿覺得該把陳琳和藍繼宗打個半死………………

    翻開葉安趙禎的作業本,看到了關於黃河的記載與河道不斷抬高的原因之後,葉安點了點頭,其中甚至還有如何治河的辦法,這讓他頗為滿意。

    畢竟是一道歷代王朝的難題,不可能指望小皇帝有別出心裁的想法或是給出正確答案,但能在前人的經驗上表述自己的觀點,這已經是難得了。

    用硃紅的毛筆在趙禎和李端懿的小本子上寫下了“優”,葉安起身對外間的小內侍陳彤道:“今日講學之地不在資善堂,而是在後苑,還請傳告大官。”

    居然不在資善堂講學,陳彤在驚訝過後便飛快的去尋陳琳去了,至於資善堂中的趙禎以及李端懿便發出驚喜的歡呼,至於王淵眼神中的驚訝便更多了些。

    黃河問題一直是困擾歷朝歷代的大難題,尤其是到了大宋,河床不斷的抬高,堤壩也越築越高,儼然是陸上河,一旦潰堤,便是大患,千里良田毀於一旦,數萬災民無家可歸。

    而葉安留下的題目不是在問趙禎和李端懿如何治理黃河,而是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黃河越治越濫?

    這是一個連王淵都沒想到的問題,為此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陳琳匆匆趕來,依舊是一張死人臉:“葉侍讀,講學要去後苑作甚?”

    他對葉安的要求非常的不滿,在他看來讀書做學問就該在資善堂,去後苑算是怎麼回事?

    言下之意很明顯:你葉安是來給官家講學,還是來皇宮欣賞風景的?後苑是宮中後苑,不是你家的後花園!

    小皇帝非常不滿自己的課業被破壞:“陳琳,葉侍讀這是在給朕講學黃河之害,你這是作甚?”

    陳琳還打算說什麼,但小內侍匆匆而來,與他耳語幾句他便改變了態度:“那老奴先去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