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252章 葉安背後的“聖賢”

    水榭中的“論道”草草結束,孫奭懷著喜憂參半的心情迫不及待的離開了。

    在離開之前小聲的對王淵囑咐了幾句,同時用頗有深意的眼神看了一眼葉安,微微長嘆便走。

    雖然他從始至終並沒有多說一句話,但王淵卻驚詫的盯著葉安,待孫奭走遠才道:“你這小子……九經先生居然對你…………”

    稍稍一頓王淵便不再說下去,而是話鋒一轉道:“你以格物之道上諫官家乃大才!只是心中曲折太多,不該這般的謹慎,少年人當銳意進取才是!”

    葉安笑了笑,叉手行禮道:“先生教訓的是!”

    茶水已經喝的沒有滋味,但口乾舌燥的葉安依舊大口暢飲,今天真是太爽了!

    自己做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給漢家王朝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認知體系,當然這只是在帝王的身上有所教化而已,也只能告訴帝王真相。

    孫奭看的非常通透,而王淵…………與這位“老怪物”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的。

    格物的好處非常明顯,自己不過是展示了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孫奭就能從中抓住重點,且還能舉一反三,葉安只能在心中評價他“非人類”。

    他的匆匆離開,用腳後跟想便知他去作甚了。

    顛覆一個國家所有人的認知,這不是普及科學,而是“作大死”!葉安不會讓自己變成異端邪說,被綁在柴堆上“烤全羊”。

    但讓國家的高層明白事實的真相,並且用實際證據或是實驗來揭開“天地之威”的神秘面紗,這卻是在做“有意義的事”。

    真相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和真相掌握在所有人的手中效果完全不同。

    尤其是在封建時代裡,人們更多的是關注如何去生活,如何向上走,這時最需要的便是穩定思想。

    孫奭明白這一點,於是通過王淵告訴自己,這麼做沒錯,上諫給官家,聖人更是沒有錯,但應該自己去!!

    不過他甘願為做伐,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葉安把更多真相告訴皇帝,順便也告訴輔佐皇帝的太后劉娥。

    通過他作引,接下來葉安再向官家以及聖人講述格物之道,帝王之道,那便更為簡單了,也更能讓聖人和官家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