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341章 摩擦,摩擦

    誰都知道與遼朝使團商議正旦往來並不是一件好事,但葉安居然毛遂自薦,劉娥忽然覺得也許讓這個狡猾的少年人去相商“歲幣”卻並非一件壞事。

    “難得葉卿有此為國分憂之心,如此便由葉卿負此重任!官家覺得如何?”

    “大娘娘所言極是,朕亦覺得葉侍讀可堪此重任!”

    劉娥與趙禎的對話讓剛剛安靜下來的大殿再次出現低語之聲,大多數的文官並不信任葉安這個少年侯爺。

    俗話說的好“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才十五六歲的年紀,便是頗通商賈之道又如何?再說他葉安才剛剛把自己的“屁股擦乾淨”如何能代替通達老練的朝臣與外使詳談歲幣一事?

    “啟稟聖人,葉候年幼且資歷尚淺,恐不足勝任正旦往來之大事!”

    出班質疑的並非是旁人而是葉安的老熟人龍圖閣侍制,權知開封府的王臻。

    抬眼看過去,葉安還發現站在他身邊的那位中書門下平章事呂夷簡悄然轉頭看向他,微微點頭的模樣彷彿是在提醒自己。

    但葉安並不會接受這樣的“保護”,而是繼續上前道:“葉安不才雖不通政治之事,但對理財之學頗為通透,數術更是精通,既商談正旦往來之事,王侍製為何不信葉安?”

    “事關國帑豈能不從長計議?若是出了岔子,你可擔待得起?”

    這不是坑爹嗎?

    若非在大慶殿中,葉安肯定跳起來抽死這隻蠢豬,耶律宗政就在邊上,這話不就是告訴人家,歲幣的商討一旦出現問題就是自己背鍋?!

    王臻也發現自己失言,尷尬的站在原地,他不光是失言更是給遼人一種看著大宋窩裡斗的鬧劇。

    其他想要質疑葉安的文臣也發現了問題所在,準備邁出的步子又收了回去,想要反對,待會散朝後上劄子便是,沒必要在外臣面前自尋尷尬。

    果然珠簾之後的劉娥聲音略帶寒霜:“此事便就此定下,諸卿不可再議!葉安你且好生與遼使商談,莫要讓本宮和官家失望。”

    躬身失禮的葉安恨恨的瞪了王臻一眼:“臣必定殫精竭慮不付官家,聖人之厚待!”

    二愣子才會在外人面前還內訌,不妥歸不妥,既然自己沒有臺階下,便不該說出讓自己背黑鍋的話來,顯然王臻並沒有考慮到那麼多,幾乎是脫口而出的質問。

    這便是朝堂,葉安處處小心不願牽扯其中的朝堂,但他卻要在這裡爭取與耶律宗政談判,不是為了給大宋省錢,相反而是為了給大宋賺錢!

    “尚無本奏,散朝!”

    略帶尖銳的童聲想起,朝臣們便躬身送別天家母子,按照規矩宗室帶高爵者先行出殿門,之後便是文臣相公等按部就班。

    葉安卻是不管這些的,拉著王臻便道:“王侍制,你可是把我害慘了!遼使本就與我有隙,你這麼一鼓動,信不信他便坐地起價,不為別的,就是要讓我背上罵名?!”